南江先生年谱初稿跋
黄云眉
余慕邵二云先生之为人,颇欲详其治学途径以自策励。读县志,知久香先生撰有《南江年谱》四卷,因访之其孙湘生、鄂生两先生,并云已失其稿。一九二九年,余服教甬上,不揣鄙陋,拟补撰是谱以弥其恨。遂假冯孟颛先生藏书读之,于是年秋属稿,明年首尾粗具。又明年,余应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之聘,出是稿稍加润色,由该所付印问世。然窃冀久香先生之稿犹在人间,未遽泯没也。去年,余旧友姜枝先先生来函谓:“上虞某氏愿让久香先生三谱遗稿。”盖邵谱外,尚有黎洲、舜水两谱,求一得三,为之喜而不寐!遂以八十金易之。展卷乍读,如对前辈典型,令人起敬!然距余撰稿时,已三十五年矣。著述浮沉,不能自主类如此。本年九月,余以故居所薄积之古籍数千册,赠之梨洲文献馆,其中一部分为乡前辈之著述,今并拟以久香先生之三稿殿之,以三稿之重还合浦,尤邑人之所渴望也。因再读一过,于每稿下赘以管见,志后学之景仰,并与黄蔚亭、梁任公所撰之黄、朱两谱略加比勘,小指毛疵,此非敢轩轾先辈,学术公器,想前辈亦以启予为乐,固不必以步趋率循尺寸,始为桑梓之恭敬也。
久香先生所撰《南江年谱》,为三谱中致力最深者,余谱可就正之处烦多,仓卒不能一一而举,而余尤所注意者,则是谱之资料可宝也。余谱寻书七十余种,是谱所引不啻减半,然余谱于二云先生之朋游书札,仅据李氏《荀学斋日记》己集,录入段玉裁、王念孙、李尧栋等四通,余依日记所录大概录之,俱非全豹。今读是谱所录于乾隆间诸老书札,往往首尾不遗,未知久香先生所见,是否即为越缦所见者?忆越缦日记中,尝提及久香先生之子肯夫先生赴四川督学事,则此琳琅墨迹,久香先生或得之邵氏,而越缦又假之朱氏者耶?然细检是谱,与日记所录书札内容,竟无相同之处,又何也?要之两先生所见,其为一为二未可定,而是谱所录,皆为越缦日记所未录,斯愈觉其可宝也。至此可宝资料,他时或酌附余谱,或另行印布,俟与邑诸友商榷定之,今固犹未遑也。一九六五年同邑后学黄云眉识于山东大学古史研究室,是年六十有八,已眇一目。
(朱兰《南江先生年谱初稿》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