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装得下快乐,装不下垃圾情绪

三、心装得下快乐,装不下垃圾情绪

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清扫房间,然后把垃圾丢出去。否则,再大的居住面积,房间里也会杂乱无序,肮脏不堪。其实我们生活中还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潜藏在人们内心的情绪垃圾,例如失望、不满、嫉妒、焦虑、猜疑、恐惧、忧郁等等。有些人身体健康,气色良好,饮食正常,却无端地总感到头晕、胸闷、气短、全身乏力、无精打采,这样的人,如果你仔细问他,多半都有些心理上的潜在因素,比如家里有什么烦心事,自己工作或人际关系方面出现了什么障碍和困扰等等,但由于没有解决,或者不知道如何解决,甚至无处诉说。这些不愉快带来的压力施加于自身,就成为大脑逃避压力的途径,大脑让身体疲惫,去分散心理的重负。但当事人又往往没有意识到不好的情绪所产生的负面问题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归根结底,就是情绪垃圾太多了,以至于人的“心”不堪重负而将其转嫁到身体的感觉。

有多少人想过彻底清扫一下自己内心的情绪垃圾呢?或者说有多少人意识到过,想过?情绪垃圾越积越多,越存越“厚”,如果不加以处理,它们最终会让心理脆弱的人精神崩溃,变成他人眼中的怨男怨妇而不自知,恶性循环,导致心理垃圾成倍增加。

著名学者林语堂将人生比喻为“短暂而充满诗意的旅程”。人生确实是“短暂”的,但并非人人的旅程都“充满诗意”。大千世界的人,有的幸运,有的不幸。其实命运不完全是不能掌控的,我们不能掌控历史和家庭出身的因素,却能掌控每一天的心情。如果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我们所面对的一切也会有相应的积极回应,每一小点的不同连接起来,就是惊人的大不相同。如果一个人让忧伤愤怒怀疑仇恨等等各种情绪垃圾长期占据自己的心灵,恐怕没有人愿意面对,更别说合作与帮助了。心里装满垃圾的人,即使有金屋玉食、豪车盛名,他的人生仍会充满忧虑、充满煎熬、充满痛苦,从而体验到一个不幸不快乐的人生。当心灵沉重的时候,相信任何人都无法“自我感觉良好”。

自我调节很重要。

有时候想想,其实适当学习一下阿Q的精神胜利法没有什么不好。阿Q总能在受到欺负之后,迅速在自己的小角落里用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给自己找一点点弥补过来的小快乐。对于无法解决无法挽回的事,如果没有一点阿Q精神,人生将会充满多少悲伤!如果一座山翻不过去,我们其实可以不翻,转身找另一座山,也许你会发现,它原来比翻不过去的那座山高得多,壮观美丽得多。命运的馈赠有时候会丰厚到让人无法想象。如果不想错过那馈赠,就要放下心中的负担,给生命一个寻找新路的机会。

一次失利,不必忧心忡忡,一切有胜皆有败,有得皆有失;与朋友或同事闹翻了,不必耿耿于怀,多想想相互之间曾经的好,不妨宽容大度一点,在条件允许的时候主动和好,一笑泯恩仇。仕途不顺,不必郁郁不乐,许多事情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何必挂怀?更不必“见人矮三分”。遭到嘲笑和恶意攻击,那就据理力争,还自己一个清白。外界的压力太大时,干脆就把自己的心放空,暂时不去想,待到情绪平稳的时候,认真思考一下压力的来龙去脉,然后积极解决,多方求助。积极的态度一定能让最糟糕的事情在最大限度内得到转机和挽回。对于小人的小伎俩,我们则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没有必要与他们争执,浪费时间,反倒让对方认为我们在乎对方,使他们阴暗心理得逞。不如把宝贵的时间放到事业与生活当中。世界上没有哪条道路是平坦的,这就是人生。要知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心胸开阔,则自有天地,把情绪垃圾统统清除干净,阳光就能进驻心田。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压力和问题就像落入湖水中的石子,不加控制的垃圾情绪,会像涟漪一样层层扩散,以至于弥漫到我们整个的生活之中。对于每个人而言,压力都无所不在,学生有学业压力,白领金领有职场竞争,恋爱的人和婚姻中的人难免有情感纠纷……有研究表明,我们通常认为的“好事”也可能会带来压力,晋升、结婚、出名等等,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困扰,比如突然感到空虚,不知道自己是否该相信他人,不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怀疑自己等等。当然这种甜蜜的困扰,自然好过坏事带来的困扰,只要理性思考一番,就可以解除这些压力。产生垃圾情绪是很正常的事,不必把它当做洪水猛兽,要知道,再幸福的人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幸福,幸福也只是相对的。对于情绪垃圾,我们大可不必去压抑它。有新闻说,一些大城市里出现了“发泄吧”这样的场所,可以给有需要的人提供一个宣泄之处。这是一个很棒的创意。不如我们自己找一些适合自己的方式去释放垃圾情绪吧,运动,唱歌,看电影,总有一种方式能够让你重新找回快乐。

黎莉原来是公司里的文员。后来,由于总经理秘书离职,公司要从内部选一个人填补这个职位。黎莉和几位女同事都是候选人,公司领导考虑后,让黎莉接替了总经理秘书的工作。由于黎莉长得漂亮,处世比较灵活,几个落选者就经常在背后风言风语地说她是个花瓶,没有真本事,喜欢在领导面前拍马屁。这种传言愈演愈烈,与黎莉关系较好的小夏把这些话告诉了她。黎莉对此气恼到了极点,冲到办公室向几个人问罪。然而,事情不但没有平息,反而又有新传言说她飞扬跋扈,仗势欺人。传言多了,总经理也表示出对她的不满,并且找她沟通。黎莉对此觉得十分委屈,自己什么都没做,却被人说闲话。黎莉虽是总经理的左膀右臂,但是身居敏感职位,机会与风险并存,更应处处谨慎,踏实做事,适时示弱。因为一切都在高层眼皮底下,没有必要处处表现,引起是非。如果遇到办公室流言,更没必要不顾形象出手反击,不妨学习某些明星对待绯闻的方式——冷处理,无论别人怎么说,相信清者自清。

生活中少不了垃圾桶——从办公室桌下的纸篓到电脑里的回收站。情绪垃圾也需要一个容器和出口。一些人,特别是学历相对比较高、工作相对比较体面、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人,因为害怕被别人认为自己软弱无能而极度戒备,而不愿流露出任何负面情绪,以免破坏自己的光辉形象。但是,被压迫的东西不会自己消失,压力越大,情绪垃圾就会越多,直到填满你的内心,当身心越来越疲惫,心理垃圾以心理疾病的形式出现时,就悔之晚矣。

让我们来对种种垃圾情绪分析一下,想想压力究竟来自哪里?到底为什么会产生?它们能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法得到释放和疏导?

如何选择适合我们自己的“垃圾处理器”?

对于小小的、一时间的垃圾情绪,我们不一定要去做专业的心理咨询,但必须知道如何进行自我心理疏导,不快乐的时候要想办法让自己减少烦躁、忧郁、痛苦等各种不良情绪,为垃圾情绪找到“出口”。有的人在不高兴的时候喜欢选择K歌、暴走、跑步等直接发泄体力的方式;也有的人会选择大吃一顿、购物、看电影、看书等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还有的人选择倾诉、写日记等直接宣泄情绪的方式。它们也许和性格有关,也许和垃圾情绪本身的性质有关,也许和爱好和习惯有关,但只要控制在不影响别人,不伤害别人的范围内,能让你的情绪不再坏下去,就是合适的好方法。

倾诉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如果你做过倾听者,你会发现,倾诉的人根本不在乎你是否会真的给他建议,只要你乖乖把他的话听完,其实他基本上已经能够理清自己的情绪,找到解决的办法。当你成为一个倾诉者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是不逞一时的口舌之快说了自己原本不想透露的秘密,从而带来新的烦恼;二是找个合适的倾听者,不会造成把你的垃圾情绪转移到别人心里的后果。

要想彻底清除垃圾情绪,我们需要查找它的源头。也许是有失偏颇的思维方式,也许是不够开阔的胸襟,也许是轻信和误解。那些错误的想法就像内心里的一个捣乱小人,不定期地会把情绪搞乱。我们也许可以问自己:这样的情绪是必需的吗?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别人不会像我这样生气郁闷?有没有一个开关,可以让我面对类似的事情时不会再如此失控?那个开关,就是心境和习惯。如果是因为没有完成任务,你寻找改善的原因即可;如果是因为受到诽谤,你据理力争,澄清自己就可以;如果是因为无法弥补的失去,比如失恋和亲朋去世,寻找能让你暂时转移注意力的事情,让时间去淡化悲伤就可以;如果是不加分辨和匆忙而造成的误解,改变看待和处理事情的习惯,凡事三思就可以。

一个朋友说,“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空的杯子,才能装水。空的场地,才能停车。空的房子,才能住人。所有的容器,它们的价值,都在于“空”。“空”是一种度量,一种胸怀,“空”是可能性和希望的前提,没有“空”,就没有“有”。

佛经里讲:“一空万有”,“真空妙有”。人生犹如容器,只有不断放空,才有机会容纳新的体验,新的历程,新的感悟,新的快乐。得与失永远是一对矛盾而完美的存在,它们平衡而永恒。你得到了这一部分,就会失去另一部分。古人已经参透,所以说:“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如果我们贪婪地想要把一切都抓在手里,往往只能失去一切。想通了这个道理,也许你就能知道:垃圾情绪是多么没有用的东西,它平白占用我们的生命空间而损耗我们的能量。如果不把垃圾情绪放空,如何才能迎接快乐幸福与成功?

怨恨等于牢狱。南非总统曼德拉曾被关押27年,受尽虐待。他就任总统时,邀请了三名曾虐待过他的看守到场。当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时,在场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

再好看的瓶子,如果里面装满垃圾,装满污水,它也不会被人喜欢。犹如硬盘,如果装满垃圾程序,只能让电脑死机。

吾辈凡人,无须做到万念皆空,但至少应该做到能随时倒掉垃圾情绪,放过那些那些让你不快乐的人和那些不愉快的往事。

智慧心语

人生如茶,空杯以对。与其让满脑子垃圾使自己焦虑,不如闭上眼睛欣赏眼前寂静的时光,清理过去,树立一个清晰的目标,以全新的状态,饱满的情绪,重新出发。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而只有给自己的心灵以空间,心灵才有机会吸纳新事物和新感觉,才能给我们的生命以更多美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