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直说,别再浪费时间
我敬佩一位老人。每次去拜访他,他都事先跟我说清楚,这次能给我多长时间,20分钟,半小时,或一小时。时间到了,他就会很自然地说,对不起,时间到了,我要去工作了。我总是很想多在他身边停留一段时间,但我非常尊重他的时间,他已经给了我很宝贵的几十分钟。举这个例子给你,我想说的是,有话直说很重要。
全世界的人,都希望有话直说。却由于各地的风土人情有所差异,因而产生不同的沟通方式,这是民族性的区别使然。中国人自古以来在表达上的态度都很微妙,有的人讲究委婉,因此便有了“交浅不言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逢人只说三分话”,“事无不可对人言”,这难免引起沟通不到位所带来的误解和信息丢失。有的人则主张“有话直说”。只是不同的人对“适时、适地、适人、适事”这个原则把握的程度不同,沟通的结果和成效,自然也就有天壤之别。
每天,我们都会面对种种不同的沟通环境和沟通挑战。作为家长,讨论孩子是否该上国际学校,是否该出国留学,是否该填报某个专业;作为员工,是否该向老板提出升职加薪,是否该指出老板的错误;作为管理者,是否该召开某个重大问题的讨论会议,会议上又该怎么点评和决策;作为老师,如何表达对一个学生的批评而又不伤害他的自尊;作为朋友如何劝解朋友不要做某件事或与某个人深交,而又怎样能不让他产生误解。诸如此类,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沟通双方很容易就会陷入“我是对的,你是错的”的无效沟通模式,最终让沟通陷入僵局,导致没有结果或结果糟糕,意愿没有达成。
开诚布公的交流和沟通是人与人建立信任、展开合作前最重要的环节。遮遮掩掩、言不由衷、挑拨是非都会严重破坏交往过程,阻碍正常交流,导致糟糕的结果。如果是企业之间合作,不透明不坦诚的沟通就可能导致项目流产和合作失败。人的80%的办事效率和工作效率来自于良好的沟通。有效的沟通能避免人与人之间由于身份背景、性格特点、文化修养、心理状态等差异而带来的矛盾和冲突,保证良好的和谐人际关系。在任何场合都应如此。
人在表达沟通时需要同时考虑几个因素,一是自我的感受、想法和需要,二是他人的感受、想法和需要,三是情境。不能漏掉任何一个。建立在好的语言艺术基础上,和好的态度基础上的有话直说,才是有效的有用的。
水如果不流动就成为死水,空气不流动就不会有风。松下幸之助说过:“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这是事实,管理离不开沟通。就像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没有沟通,就没有结果。在一个团队里,如果始终没有异议,没有争论,只有服从,一定是不正常的。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过:“未来竞争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团队成员之间及其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可以说,沟通成本是企业最大的成本。没有沟通的效率,就没有企业运营的效率和质量。没有良好的沟通,就缺少凝聚力和战斗力。员工的沟通能力与管理者的沟通能力一样重要,系统内形成良好通畅的沟通环境,才能促进积极的全面发展和效益。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如何有效沟通是管理艺术的核心与精髓。可以说,每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不夸张地说,70%的时间都用在沟通上,开会、谈判、谈话、作报告。据调查研究,大部分企业中70%的问题都出在沟通方面,由于沟通不畅而引发问题。效率低下、信息失误、沟通停滞等,都是在沟通上下级、部门之间出了问题而引起的。再加上执行力的不到位,各种问题也就屡见不鲜了。正如蝴蝶效应,沟通的方式方法和透彻与否,绝对是企业中的大事。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团队应该建立和提供多种制度化的正规而透明的渠道,采取开放的沟通政策,“广直言之路”,从而创造环境和机会让每一名员工都能够没有顾虑地直言提出意见和建议,保持企业从上到下以及部门之间高效良好的沟通。员工可以灵活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发表意见,比如电子信箱、谈话、会议等等。
一个不能有话直说的企业和组织里,必然存在上行下效之间的矛盾和弊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最常见的结果。效率低下,甚至造成重大失误,绝不鲜见。微软公司的企业文化里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叫“开放式交流”,在它的指导下,所有员工在任何交流或沟通的场合和过程中都必须也能够敞开心扉,完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是激烈的观点。开会时,如果大家的意见无法达成一致,必须要求各成员充分表达以寻求问题所在,求得改进和共识。因特网(Internet)刚开始实施的时候,很多微软的管理者、不赞成做这个“不挣钱”的技术。但是几位技术人员不断地充分表达对这项技术的意见和优化建议,在企业文化培养的沟通习惯下,虽然反对的声音依然存在,却没有制止这项技术的研究和实验,而且他们的声音很快到达比尔·盖茨的耳里,促使比尔认识到该技术的价值,彻底支持Internet。
彻底的开放式交流也有缺点,那就是可能会造成激烈的辩论甚至是争吵,或许会引起个人情绪的不愉快和产生人际关系的矛盾。后来史蒂夫·鲍尔默在微软的核心价值观中,把这种开放式交流文化改进成了“开放并相互尊重”。这样一来,大家在交流时必须充分尊重对方,在礼貌得体的语境中沟通,从而避免了很多不注意语言措辞带来的情绪破坏。这给了我们一个启发,那就是当我们有异议的时候,一定要在缓和气氛的前提下,一定要在礼貌表达的前提下。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做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男生发脾气,情急之下举起一块砖头正准备砸同学,就立刻将他制止住,并让他去校长办公室见他。陶行知绕了一圈后回到办公室,看到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从兜里掏出一块糖递给男生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说:“这也是奖给你的,我让你不准打人,你立刻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谢谢!”男生迟疑着接过两块糖。陶行知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说着他掏出第三块糖递过去。这时打人的那个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该拿砖头砸他。请您原谅我吧!”陶行知闻言又拿出第四块糖伸到男生面前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你可以走了。”
卓越的教育家陶行知是很讲究说话艺术的。他用奖励的方式一步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呵护了学生心中的善。这种另类的“有话直说”让男生的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礼。相信他后来的表现和发展都会因此而更加出色。
我看到过太多因为不会沟通、无效沟通造成的失误、失败,所以建议每个人都学好沟通、学会沟通、做好沟通。
智慧心语
俗话说祸从口出,没必要逞一时口头之快自惹麻烦。说话表达干脆利落,有话直说的同时,要保持理性,开口之前三思,要确定不会伤害他人再说出口,无用的废话少说,空话套话少说,锻炼好自己的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