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案例二
日清周清在数学学科中的实践
秦涛
数学日清,即日日清,每日一清。在上课前的5分钟时间内,教师对近几天所学知识进行检测,督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落实双基。
数学周清,即周周清,每周一清。教师用一节课的时间,通过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题目,对上周所学知识进行检测,督促学生巩固知识,不留不会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相应的能力层次。
(一)数学日清、周清的价值与意义
1.显性
①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②可以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③可以帮助教师掌控学情,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④可以帮助教师实施分层教学,进行个别辅导。
⑤可以改变评价方式,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2.隐性
①可以帮助教师整合课程,提升业务能力。
②可以帮助教师向课堂要效率,要质量。
③可以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
④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⑤可以得到大面积的及格率、优秀率的快速提升。
(二)数学日清的组织与实施
1.题目来源
在代数部分学习时,每次2—3道计算题;在几何部分学习时,每次1道计算题、1道较易的几何题。题目均与最近所学知识相关。
2.时间安排
利用每天数学课上课堂前5分钟的时间,进行日清。
3.日清进行时的安排
三列的座位,两边的学生坐在桌子两端,中间的学生在原位,两列的座位,学生坐两端。
4.结果的使用
全部做对的奖励10分;有点错误,奖励5分;其他的不奖,加入小组考核。
5.具体做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特别是在识记后48小时之内,遗忘率高达到72%,所以不能认为隔几小时与隔几天复习是对待,应及时复习,间隔一般不超过两天。
①日清的题目为近两天学习的基础题。目的是督促学生复习,防止遗忘;教师同时可以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共性的问题,集中在课堂上解决;针对个性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组织教学。
②每次日清中加入计算题。日清中每天都有计算题,能够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在学期复习时,对计算部分可以不用选出专门的时间进行,而且效果会更好。
③通过日清,能够看到学生对初学知识的真实情况,需要教师自己批阅,不能采用小组长批阅,需要安排学生就座方式,防止学生抄袭。
④根据课程进度出好一周的日清题,并加入时间。目的:其一,为了方便收交装订,其二,教师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候课,课代表可以根据时间,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安排。
⑤改错后,小组内进行讨论,让学生取长补短,发挥团队的力量。为确保改错的效果,教师需要进行抽查,适当地奖罚小组考核分数。
⑥日清,用一张A4纸设置8张日清题,正反面都要利用。目的是统一规范,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是基于日清只有5分钟,不能影响正常上课的考虑;若没条件使用小纸片,可用多媒体进行投影,让学生做;也可让课代表抄到黑板上,让学生来做。
日清是为了了解学情,调整教学;而周清主要是为了督促学生巩固知识,认真复习。
(三)数学周清的组织与实施
以学生现有的数学水平,将学生划分为1、2、3号,每周选出一节课,对上周学过的知识进行周清。每周五公布下周周清题的范围,号数不同,范围不同,周清时的题目也不一样。
1.题目来源
以练习册为主,课本、生活为辅,选题布置。
1号题:原则是难度大,题量多,为所给范围题目的2/3,如划定15道题,考查10道题。
2号题:原则是去掉难度太大的题,以基础题或较易的能力题为主,作业量比1号的少一些,如划定13道题,考查8道题。
3号题:原则是只考查基础题,作业量更少,往往是划定8道题,考查8道题。
2.时间安排
利用周二的数学课,进行周清。
3.周清进行时的安排
所有学生将课本、练习册、生活放到地上。清空桌面,只留草纸,单人单桌,学习小组长异组监督,教师进行巡视。
4.结果的使用
①全部正确为“1过”,下发后可以直接交给科代表,奖励100分,加入小组考核。
②稍有些错误为“2过”,“2过”的,可直接改错,找教师签字后,交给科代表,奖励50分,加入小组考核。
对于不能过关的学生,我们可以借鉴了先进学校(教师)针对不能清的学生的措施:一是双休不能休息,直至过关;二是不准出去踢球,别人上体育课,你不能去,别人假日旅游,你不能去;三是每天在空闲时间找他,直至过关,否则继续找他进行考查。
③未过关的,学生不能改错,需在错题处贴上“便利贴”,巩固好后,到办公室当着教师的面做,做对后,算“2过”,在教师签字后,交给课代表,奖励50分,加入小组考核。
因为课间的时间比较短,错题比较多的学生,可以采取“分次”的方式进行,即学生巩固好一道题,就去办公室做一道题,直至全部巩固好为止。
④周五放学后,还未过关的学生,教师与其家长沟通,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在家长的监督下过关。
⑤“1过”的学生奖励两张成果性小纸条;“2过”的学生奖励一张成果性小纸条。学生可以每攒10张小纸条,与家长兑换一次合理的要求。
5.具体做法
(1)在家长会上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
若无家长的支持,教师做的都是无用功,这是重中之重。在校未过关的学生,周末在家过关需要家长监督;过关学生的奖励、小组考核的奖励需要家长兑现。
(2)让学生全员参与周清
现如今,没有几个学生是自觉进行复习的,尤其是在乡镇初中,虽然班额小,但每个班级中只有四五个自觉的学生,其他的学生都需要教师去抓,才能学,因此全员参与,能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复习。
(3)周清划定范围,周五公布,只清原题
①习惯形成机制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则通俗地阐明:“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英国唯物主义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伟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复习目标,让学生知道做什么,并认真去做,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这样做还可以通过一个渐进的心理暗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课上认真听讲,课后独立完成作业,并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但我们的学生呢?课上认真听讲的学生有很多,但真正能做到边听、边想、边记,区分开重难点的学生少之又少;课后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也是有的,但是否认真,就不敢保证了,抄袭的也大有人在;进行及时的复习、巩固就更谈不上了。
②通过日清、周清,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以练习册或生活中的题目为例题,展开知识学习;再以练习册或生活中的题目进行随堂练习及课后作业,日清、周清清的是练习册或生活上的原题,再加上教师会提前公布下周的日清、周清范围,一段时间后学生就能明确上课应该听什么、记什么,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作业时就会更加认真,并把不会的题目找出来,或同学讨论解决,或课上听讲解决;并会根据教师所给的范围进行复习巩固。
再过一段时间,学生会觉得,等教师周五公布范围,在周末还得复习巩固,自己就少了玩的时间,这样就会在学习时自觉巩固,在平时就会预测教师会清哪些题,并提前复习好,等教师公布范围后,再有针对性地巩固自己没预测出来的题目就行了。这都是“清”“逼”出来的效果。
(4)在周清中,为了“清什么”,清出效果,需要教师做大量的练习题
在做题时,选出哪些题需要清、哪些题需要改后清、哪些题清学生的步骤、哪些题清学生的灵活运用、哪些题清学生的哪种思维、哪些题清学生的哪种思想方法、哪些题适合清哪个层次的学生等,这个过程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对知识的整合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其实“清”不但可以“逼”学生,也可以“逼”老师。
(5)进行分层周清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的要求,要让1号学生“吃饱”,让2号学生感受到自信,让3号学生不致于放弃。这样,就真正做到了分层教学。
等到期末时,教师将这些题发到学生手中,拿出几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复习,这就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好题本,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6.好处
第一,用过关而不用分数的好处:不以一套卷子中1号考多少分过关、2号考多少分过关、3号考多少分过关来评价,而是使用“1过”“2过”“3过”这样的等级评价,符合现行的评价要求,教师也可省去不少麻烦,浪费教师的精力、浪费学生巩固的时间。
第二,未过关的学生安排课间来找教师过关的好处:每个学生都想得到家长的奖励,不想周五放学后不过关,所以他们会抓紧学会知识,以找教师过关。
第三,周清因为只清原题,所以不能出选择题、填空题,若有些选择题、填空题很好,也要改成大题,防止学生背答案。
第四,周清安排在周二是一个折中的方法。因为学生在周末复习时,可能还会出现问题,可以在周一进行互相讨论;若安排在周三及周三以后,学生在周末就不会进行认真复习了。
第五,周清对于新课阶段的效果要优于复习阶段。初三上学期学全年内容的特殊情况下,效果会更好,基础会更牢,更利于下学期的总复习。
第六,运用日清、周清,一个学期就可以让学生形成习惯,在后续的五个学期,他们会学得更加轻松。
做好周清,就能真正掌控学情,真正抓住学生,为向课堂要效率、要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日清、周清为抓手,向课堂要效率、要质量,使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主阵地。这样,学生会越学越轻松,越学越自信,越学越相信教师,形成良性循环,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