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激烈的媒介生存环境

一、竞争激烈的媒介生存环境

20 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各行各业都不得不适应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开始了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摸着石头过河的艰难探索。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各级媒体被迫纷纷断奶,走上了“事业化单位,企业化经营”的道路,肩负起舆论引导和经济创收双重使命。进入新世纪,新闻体制改革向纵深挺进,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媒体的生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媒介的品种和数量急剧增长,同类媒体甚至跨媒体之间的竞争趋向白热化,媒体的生存环境日趋复杂,数以千计的媒体都在有限的市场空间中争抢一块属于自己的蛋糕。然而,在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大众的注意力已然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偏偏媒体又是典型的二元产品市场,受众用自己的注意力为媒介产品买单,媒体又将这种注意力作为商品出售给广告商,媒体经济其实就是一种眼球经济,抓不住受众的眼球,就意味着“出局”。

另一方面,媒体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新闻的竞争。从不断求新、求异的受众的角度来说,最有吸引力的当然是独家新闻。然而,当今社会传播技术的高度发达使信息的即时共享成为可能,某家媒体垄断消息来源的情况越来越少,抢到独家新闻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小,媒体的内容产品逐渐趋于同质化。

如何走出同质化竞争的泥沼呢?不甘平庸的新闻工作者不再被动地“等米下锅”,开始积极地“造米”——制造独家新闻,于是,新闻事件策划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