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年
[2]张金海,姚曦.广告学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3]江绍雄著.创意撩人—视觉行销力与品牌创见[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年
[4]罗伯特·拉罗斯,约瑟夫·斯特劳巴哈著.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M].熊澄宇等译.上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
[5](美)托马斯·达文波特,约翰·贝克著.注意力经济[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年
[6](美)托德·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年
[7]张金海.广告学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8]周晓虹.走向社会的名片—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2003 年
[9]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
[10](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年
[11]詹姆斯·格鲁尼格等著.卫五名等译.卓越公共关系与传播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
[12]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13]徐智明,高志宏.广告策划—广告策划的全新范本[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年
[14]余明阳,陈先红主编.广告策划创意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年
[15]蒋旭峰,杜俊飞等著.广告策划与创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
[16]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年
[17](韩)申光龙.整合营销传播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 年
[18]甘忠泽.现代广告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9]金力.广告营销策划经典案例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20]余明阳.陈先红.广告策划创意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年
[21]沃尔特·李普曼著.林珊译.舆论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年
[22]李光斗.品牌秘岌—广告策划基本原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 年
[23]弗兰·R-迈特拉,雷小阿尔提格.公关造势与技巧——通向21 世纪的桥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
[24]郭振玺,丁俊杰主编.影响力营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年
[25]卢泰宏.营销在中国[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2 年
[26]王永嘉.事件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年
[27]胡学亮.公关传播案例分析[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年
[28]黄升民,丁俊杰主编.营销·传播·广告[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年
[29]胡慧婷.浅析当前媒体自我公关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30]李东才.企业新闻策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湖北:武汉理工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