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心理学 荣格1932年的讲座记录》简介
《瑜伽心理学 荣格1932年的讲座记录》这本书是由.(英)索努·沙姆达萨尼 编;(瑞士)荣格著创作的,《瑜伽心理学 荣格1932年的讲座记录》共有27章节
1
“瑜伽文库”编委会
策 划 汪 瀰 主 编 王志成 编委会 陈 思 迟剑锋 戴京焦 方 桢 富 瑜 高光勃 郝宇晖 何朝霞 蕙 觉 菊三宝 科 雯 Ranj...
2
“瑜伽文库”总序
古人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之为人,其要旨皆在契入此间天人之化机,助成参赞化育之奇功。在恒道中悟变道,在变道中参常则,“人”与“天”相资...
3
译者序
九年前,我喜欢上了瑜伽,不仅仅是作为健身方式的瑜伽,更是作为生命哲学的瑜伽。我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关于瑜伽哲学、印度哲学的书籍,也因此知道了浙江大学的王志成教...
4
目录
目 录 “瑜伽文库”编委会 “瑜伽文库”总序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研讨会成员 导论 荣格的东方之旅 瑜伽与新心理学 密宗与昆达里尼瑜伽 荣格与瑜伽的邂逅 威廉·...
5
前言
从1932年的10月3日到8日,印度学家威廉·霍耶尔在苏黎世的心理学协会分别用英语和德语呈现了六场演讲。这几场演讲的题目是“瑜伽,脉轮的意义”(“Der Yog...
6
致谢
我想对乌利齐·霍尔尼(Ulrich Hoerni)和彼得·荣格(Peter Jung)为这次研讨会所做的大量准备工作致以谢意,尤其是要感谢乌利齐给予我的许多建设...
7
研讨会成员
以下人员名单是在原始影印版本的文稿中出现过的名字以及已知的一些研讨会出席人员。在原始文本中只给出了姓氏。而以下名单则标注出了全名已经尽可能搜集到其居住国所在地。...
8
导论 荣格的东方之旅
1930年1月26日[1],在印度的聚会总是以这样宣誓开始: 我们相信这是印度人民和全世界人民一样享有不可被剥夺的权力,这个权力即享有自由,享受由自我劳作带来的...
9
瑜伽与新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的兴起与瑜伽文本的翻译、瑜伽在西方的广泛散布在时间上是同步的。【4】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有话题性、外来的、新鲜的。初来乍到的精神导师和瑜伽士们与精神治疗医...
10
密宗与昆达里尼瑜伽
在各个运动和健身中心,和有氧健身、减肥训练、按摩等其他身体训练方式一样随处可见的瑜伽班,使得人们很容易忘记瑜伽是一项古老的精神训练。 瑜伽含有两个在印度哲学和宗...
11
荣格与瑜伽的邂逅
在《记忆,梦,思考》(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一书中,荣格讲述在一战期间,他“与无意识对峙”的情境。“频繁的神经紧张使得我只...
12
威廉·霍耶尔【55】
威廉·霍耶尔于1881年出生于德国乌登堡,比荣格晚出生六年。他从小受熏于新教神学的教育环境中,后在1906年受崇真会(Basel Misson)委派来到印度。和...
13
昆达里尼瑜伽研讨会的创始
据芭芭拉·汉娜的记录,“在1932年秋,一位印度学家,来自在图宾根的教授J. W. 霍耶尔,来到了苏黎世,给我们做了一场关于昆达里尼瑜伽的研讨。该研究内容与自我...
14
霍耶尔的演讲
霍耶尔以瑜伽的历史发展总述和自己开展研究的大致手段为主题开始他的演讲。他对瑜伽作了如下定义:“瑜伽意味着在存在的动态实质中把握事物内在结构的真正本质,以及该事物...
15
心理学和瑜伽:比较和合作的问题
霍耶尔在做完其演讲后不久就给荣格写信说:“在苏黎世的这一周给了我极大的鼓舞,这让我相信并期许我们之间的合作也更亲密无间了。”【96】这种感觉是双向的,因为荣格也...
16
第一讲 瑜伽和精神分析的对应概念
时间:1932年10月12日 荣格博士: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刚做了一场关于密宗瑜伽的研讨会【1】,但伴随这样的讨论主题而来的通常是大量的误解,因此我在这里想花一定...
17
第二讲 脉轮提升和精神发展历程
时间:1932年10月19日 荣格博士:我们继续进一步讨论脉轮。你们是否还记得,我上次跟大家说我要分析海底轮的象征符号属性。各位可能已经注意到在分析这些符号时我...
18
第三讲 脉轮的元素和曼陀罗象征
时间:1932年10月26日 荣格博士:我将继续讨论脉轮。我们之前主要讨论了脐轮到心轮的转变过程。通过四个阶段,人在心轮处获得了一种从海底轮就开始萌芽的东西。这...
19
第四讲【1】 海底轮和集体无意识
时间:1932年11月2日 荣格博士:我们收到来自阿勒曼先生的提问,问题是这样的: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的心理活动是被认为只在海底轮中进行的。海底轮状态...
20
附录1 印度相关文献对照【1】
时间:1930年10月11日 在最后一天研讨会上我们讨论了所见的图像的意义,应该如何解读它呢?这一系列的图片没有被展示出来。我们不能回避欧洲世界中我们自身的先决...
21
各个脉轮
海底轮muladhara:这是位于最下方的脉轮,是土的中心,在会阴处。海底轮所具有的性质是无意识的、惰性的、休眠的。湿婆-宾度(siva-bindu)位于中间的...
22
附录2 荣格评霍耶尔的德语讲座
...
23
1932年10月5日
荣格博士想要针对冥想技巧做一些发言: 冥想的过程与心理分析过程有着明显的共性,霍耶尔博士已经针对两者的区别给了我们一个详尽的宏观上的理论框架。如果我们将这个问题...
24
1932年10月6日
对于这个话题,我们还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做出评述,从心理分析案例中得到实验结果。【4】在典型的心理分析中,患者一旦发觉了压抑、投射等的存在,就会产生极大的觉知能量。...
25
1932年10月8日
齐默博士已经给我们展示了一些相对容易理解的材料。【7】不过我却发现这些材料涉及的内容相当复杂——充满了个体差异性,很难对它们做出某种规范式的定义。每个个体的问题...
26
附录3 霍耶尔的英文讲座
时间:1932年10月8日 霍耶尔教授:你们是否有任何针对昨天讨论内容的问题? 肖博士:在我看来,似乎我们要唤醒昆达里尼能量,就必须先开启第六脉轮。【1】但在那...
27
附录4 六脉轮宝鬘
开篇节 现在来说一说完全觉醒梵(Brahman)。这个过程就如同一颗种苗发芽长成瑜伽树。根据密法,依次经历六脉轮,最终得以实现。 第一节 在脊柱(Meru)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