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宜性原则

一、适宜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是指按照区域特点选择肉牛品种。农业农村部曾发布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明确了各区域肉牛养殖产业的目标定位与主攻方向。养殖户应首先参照区域布局规划给出的指导意见,选择适合本区域内目标定位的肉牛品种。

(一)南方区域

南方区域农作物副产品资源和青绿饲草资源丰富,但肉牛产业基础薄弱,地方品种个体小,生产能力相对较低。建议该区域内的养殖户选用婆罗门牛、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和婆莫云牛等品种的改良牛。

(二)中原区域

中原区域农副产品资源和地方良种资源丰富,最早进行了肉牛品种改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区域内的养殖户可以选用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和皮埃蒙特牛等品种的改良牛。该区域的地方品种牛,如鲁西牛、南阳牛、晋南牛、郏县红牛和渤海黑牛等,经长期驯化形成,具有适应性强、产肉率高的特点,也是优先选择的肉牛品种。

(三)东北区域

东北具有丰富的饲料资源,饲料原料价格低。建议该区域内的养殖户使用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黑毛和牛等品种的改良牛。该区域内的地方品种牛,如延边牛、蒙古牛、三河牛和草原红牛等,具有繁殖性能好、耐寒、耐粗饲料等特点,也可考虑选择使用。

(四)西部区域

建议西部区域内的养殖户使用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夏洛莱牛等品种的改良牛,或选择适宜的国内品种如新疆褐牛、秦川牛。四川西北地区牦牛品种和数量相对较大,已形成优势产业,应大力推广大通牦牛等牦牛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