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产量翻一番——乘以2和乘以3

争取产量翻一番——乘以2和乘以3

大庆红旗迎风展,

大寨红花红烂漫,

抓纲治国方针好,

争取产量翻一番。

……

老师走进教室,看见杜小甫正站在讲台上朗诵诗歌哩。他把右手向胸前一放,做了个向观众致谢的姿势。

杜小甫已经发现杜老师进了教室,立刻溜到自己位子上坐好了。

杜老师站到讲台上,微笑着对大家说:“生产得到了解放,两三年内产量翻一番,也是有可能的……”

杜老师说得很有力量,全教室都充满了活跃的气氛。

“今天我们就讲乘以2和乘以3的算法,”杜老师接着说,“乘以2和乘以3,大家在一年级就学过了,可是,是不是都练得很熟呢?”

“都熟了!”大家齐声回答,觉得这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

“我不相信!”杜老师故意说,“好!我们来比赛一下吧!”

大家听说要比赛,都准备好练习本,把铅笔拿在手里。

“这次比赛用口算!”杜老师说,“待会儿我报一个数。每行第一个同学报我给的数,第二个同学将这个数乘以2,第三个同学将第二个同学得的数再乘以2。例如我报18,每行第一个同学也报18,第二个同学就报36,第三个同学报72……这样传到最后第九个同学,再‘翻’回来,回到第一个同学,请他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好吗?”

“好!”大家都觉得很新鲜。

杜老师说了一声“注意”,便报了一个“1”,同时用粉笔躺着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1”字。

“1!”“2!”“4!”“8!”“16!”……教室里立刻发出了一片喊声。

第一行的同学“翻”回来了,第二、三、四、五行的同学也“翻”回来了,不过速度都渐渐地慢下来了。

第一行第一个同学是王星海,他抢先把自己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得意地回到座位上。可是回头一看,糟了,他看见另外四个同学写的都是“65536”,他写的却是“65436”。

有的同学喊道:“王星海错了!”

“可是我们算得最快呀!”王星海不服气。

“首先要求正确,其次才是迅速。”杜老师说,“第一行的同学错在哪儿?”

杜老师指了指王星海后面的那个同学,问道:“你还记得刚才报给王星海的数吗?”

那个同学想了想说:“我记得是32768。”

杜老师点了点头,把“32768”写在黑板上,列了一个算式:

王星海看到这个算式,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刚才我用2乘到百位数7的时候,忘记十位数6×2的乘积还有进位1了。”

杜老师说:“算乘法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进位的数字加进去,这是避免乘法出错误的一条经验。”杜老师接着说,“把这条记住了,计算乘法也就有了速算的窍门,能够看着算式,一次计算就把积求出来。”

“杜老师,这个窍门是什么呀?”高商最感兴趣了。只见杜老师不慌不忙地在黑板上把这个算式又列了出来,指着黑板说:“咱们这回打破常规,不是从右至左开始乘,而是从左至右开始乘。”

“这样乘法可怎么算呀?”杜小甫先嚷了起来。

“别着急,咱们先试试。”杜老师耐心地引导。“咱们从左至右乘起来,先算:3×2得几?”

“6!”大家齐声回答。

“2×2得几?”

“4!”杜小甫有点急躁了。这样简单的乘法谁不知道呀?可是李月珍却偏偏举手回答说:“得5!”

“2×2不是得4吗?为什么李月珍说得5呢?”杜老师在提示。

高商站起来说:“因为还要考虑到2的后面那个被乘数是7,7×2得14,需要进位1,所以在写下2×2的得数的时候,需要同时把7×2的进位1考虑进去,4加1,就得5了。”

“对!”杜老师接着说,“我们继续往下乘。7×2的下面,得数应该是几呢?”

“5!”还是杜小甫最先回答。

杜老师很高兴杜小甫的回答,但她说:“杜小甫,你回答得对。你来说说,7×2应该得14,它的下面个位数不是应该得4吗?为什么是5呢?”

杜小甫反而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也考虑了7的后面是6,6×2得12,这个十位数的进位1,也得先加进去呀!”

“回答得好。懂得了这一点,乘以2的速算法的窍门我们就找到了。现在让我们把它从头说清楚。”这时,杜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串算式:

0×2=0 5×2=10

1×2=2 6×2=12

2×2=4 7×2=14

3×2=6 8×2=16

4×2=8 9×2=18

杜老师说:“你们看看,积数的个位数有什么特点?”

“哈!”杜小甫笑了起来!“个位数都是0、2、4、6、8,怪对称的。”

“对。”杜老师说,“各个数乘以2得的积的个位数,我们叫它本位积的个位数,也可以把它叫做‘尾数’,它们是0,2,4,6,8,我们必须把它们记熟。”

接着,杜老师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不同一般的算式:

杜老师说:“通过这个算式,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积数的各位数是怎样求得的。”她用教鞭指着积数中的百位数5说:“这个5是怎么来的呢?它是由6×2的十进位1,也就是6×2的‘头’,加上7×2的本位积的个位数4,也就是7×2的‘尾’得出来的。所以,遇到多位数乘以2的速算时,可以从左边开始乘,乘的时候,不但要记住这个数乘积的‘尾’还要注意后边数乘积的‘头’凡是乘以2的数等于或大于5的,它都会有一个‘头’——1。”

“刚才王星海是丢头剩尾,所以算错了。”杜小甫又说起俏皮话来。

王星海不好意思地瞪了杜小甫一眼。杜老师却接着杜小甫的话说:“同学们,现在我们总结一下多位数乘以2,一次计算求积的规律。这就是:当你从左至右写出乘积的时候,千万记住:既要顾‘尾’,也要顾‘头’切不可顾‘头’不顾‘尾’呀!”一番话,说得同学们都笑了。

王星海还不服输,要求再比赛一次。

杜老师说:“好,不过,这次我们要做3的乘法了。乘3跟乘2一样,都是很多窍门的基础,因此必须练习纯熟。这次乘3的比赛,只要做到最后一个同学就行了。注意——1!”

杜老师回过身去,用粉笔在黑板上的大“1”字边上,镶了一条鲜明的白边。

“1!”“3!”“9!”“27!”……计算迅速地进行着。

第一行末尾是高商。传到他的时候,他飞快地跑到黑板前面,写:“6561!”

这一次,第一行得胜了。

杜老师看大家都算对了,便说:“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乘以3有什么窍门。”她见高商高高举起了手,就指了指他。

高商站起来说:“和乘以2一样,我们首先要记住各个数乘以3的本位积的个位数……”

杜老师点点头,说:“各个数乘以3的本位积的个位数,我们可以把它记下来。”她转身在黑板上另写了一串算式:

0×3……0 5×3……5

1×3……3 6×3……8

2×3……6 7×3……1

3×3……9 8×3……4

4×3……2 9×3……7

杜小甫挨次把本位积的个位数数了一下:0,3,6,9,2,5,8,1,4,7,紧接着惊叹了一声说:“哟!这回个位数可不对称啦,怎么记呢?”

“也有规律。”王星海指着那些个位数念道:“0——3,6,9——2,5,8——1,4,7,十个数字,各出现一次,也挺好记的。”

高商接着说:“其次要记住,哪几个数乘以3要进位,进位几。”

杜老师点头表示同意,并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算式:

杜老师刚写完,杜小甫就嚷起来了:“复杂,复杂!这一回不但要算‘尾’顾‘头’还得考虑‘过河’哩!”

王星海没弄明白,便咕噜说:“‘过’什么‘河’呀!”

杜小甫指着黑板说:“你看左边那第一位数,2×3得6,2的后面那个数是3,3×3得9,如果只顾后面一位数乘积的头,2×3得6就行了,可是你还得考虑被乘数的第三位数是4,4×3得12,这个进位数1加到3×3的积上,得10,进位1,所以2×3就得7,这不是还得‘过河’吗?”

王星海明白过来了,搔了搔头皮说:“麻烦,麻烦!怎样才能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过河’进位,进几?在什么情况下又不需要‘过河’进位呢?”

“这里面也有规律的。”杜老师耐心地对大家说,“咱们先从乘以2的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好理解。大家都知道:2乘以5以下的数不进位,乘以5或5以上的数就要进位,这个5,是怎样来的呢?道理很简单,你们看……”她在黑板上写上:

1÷2=0.5

“原来是这样的:0.5×2=1,所以2乘以5或大于5的数字,就得进位。”高商开始有些领会杜老师的意思了。

“就是这个道理。”杜老师说,“什么数字乘以3会有进位呢?我们同样可以用除的方法把它找出来。”她在黑板上写道:

“我明白了。”高商举手发言,“1除以3和2除以3,得的商都是循环数。这就是说:如果3乘以0.333以下的数字,就小于1,不会有进位。如果3乘以等于0.334,0.34……或大于0.334,0.34……的数字,乘积就会大于1,也就是需要进位1……”

李月珍也明白了,举手补充发言说:“如果遇到了乘以等于或大于0.67,0.667……的数字,乘积就会大于2,这就需要进位2。

杜老师满意地说:“你们分析得很对。”她又指指黑板上原来列的算式说:“现在谁来乘一乘,同时把它解释清楚呢?”

“我来试试。”王星海鼓起勇气站起来,指着左边的算式边算边解释,“先说左边第一位数,2×3,本应得6,可是后面两位数是34,大于33,应进位1,所以得7。再算第二位数3×3,本应得9,可是3的后面是4,3×4得12,应进位1,得10,其中十位数1已经进到第一位数去了,所以本位积的个位数是0。接下去,3×4的本位积的个位数本应是2,可是它后面的两位数是67,大于66,应进位2,所以这个乘数的本位积的个位数就成为4了……”

“瞧,王星海‘过河’过得真利落呀!这回可不是丢头剩尾了。”杜小甫又说上了俏皮话。

“杜小甫,”杜老师制止杜小甫说,“你来解释最后两位数的乘积是怎么来的。”

杜小甫老实了,他走到黑板跟前,一本正经地指着倒数第二位被乘数6解释说:“6×3得18,可是考虑到6的后面是7,7×3=21需要进位2,8+2=10,所以本位积的个位数得0。至于最后一位数的乘法……反正三七二十一,大家都知道了,也不用我解释了。”

他很认真地把话说完,没想到最后一句话,反倒把杜老师和同学们都逗乐了。

杜老师看大家都懂了,便说:“2跟3的乘法练熟了,我们做4跟6的乘法就可以找窍门了。大家都知道,二二得四,二三得六。因此在口算的时候,碰到乘以4,可以乘以两次2;碰到乘以6,可以先乘以2,再乘以3。这样分两步演算,常常比一次演算要快些,还不大会算错。在笔算的时候,同样有窍门可找。例如:”杜老师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

“167乘以乘数的个位数字‘2’,得334。而乘数的十位数字‘4’,恰好是个位数字‘2’的两倍,所以只要把334乘以2就可以直接写出积数——668来了。乘数的百位数字‘8’,又是十位数字‘4’的两倍,所以只要把668乘以2,就得到1336了。”杜老师说到这里,又在黑板上写:

“你们看,乘数的百位数字‘6’,是十位数字‘3’的两倍,个位数字‘9’,是十位数字‘3’的三倍,因此可以先算十位数字。358乘以3,得1074。因为‘3’是乘数的十位数字,所以1074的最后一位数字‘4’,要对准乘数的十位数字‘3’。把1074乘以2,得2148。这2148就是358乘以6的积。因为‘6’是乘数的百位数字,所以2148的最后一位数字‘8’,要对准乘数的百位数字‘6’。1074乘以3,得3222。这3222就是358乘以9的积。因为‘9’是乘数的个位数字,所以3222的个位数字‘2’要对准乘数的个位数字‘9’。只要位置不弄错,这样算法就又快又准确。”

杜老师说到这里,看见高商举起了手,便指了他一指。高商站起来说:“我看,乘数的一部分数字是另一部分数字的两倍或三倍,都可以这样做。”

他怕自己说不清,索性跑到黑板前,写了起来:杜老师连连点头称赞:“肯动脑筋,不错不错。”

李月珍跟着站起来说:“我看被乘数的一部分数字是另一部分数字的两倍或三倍,也可以这样做。”

她也跑到黑板前写了起来:

李月珍解释说:“被乘数的百位数字是‘9’,十位跟个位数字是‘27’是‘9’的三倍。我们可以先算598乘以9,得5382。5382的个位数字‘2’,要对齐被乘数的百位数字‘9’,然后再将5382×3,得16146。16146的个位数字‘6’,要对齐被乘数的个位数字‘7’。最后将两数加起来,就得积数554346了。”

杜小甫听得高兴,连连点头称赞:“肯动脑筋,不错不错!”

大家听他的口气很像杜老师,不禁都笑了起来。

杜老师向大家说:“这样算果然简便,最要紧的是要对齐位子。”接着,她给大家出了几个题目

1.123×4=? 2.89×147=?

3.345×6=? 4.69×279=?

5.67×42=? 6.189×27=?

7.59×39=? 8.36×53=?

9.跃进生产队狠抓生产,去年种稻子428亩,平均每亩产稻谷1085斤,共产多少斤?

10.东方红工厂民兵126人,进行实弹射击。平均每人打85环,共打多少环?

算完了,杜老师说:“大家还记得以前学过的一个歌儿么: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仿佛说:“原来是这个。”

杜老师说:“大家也可以变个花样,比方说:‘一只蜜蜂一张嘴,四片翅膀六条腿……’比赛谁说得对,说得快。”

下课了,教室里,操场上,这里有人喊:“一只青蛙一张嘴……”那里有人喊:“一只蜜蜂一张嘴……”只有杜小甫喊的是:“一只螃蟹一张嘴,两只钳子八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