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哪个数——乘以11、111、37和其他

你最喜欢哪个数——乘以11、111、37和其他

又是有趣的速算课。

上课前五分钟,大家就在教室里坐好了。

杜小甫忽然嚷道:“高商,来一个,高商,来一个!”

高商说:“来一个应该找王星海,他会唱,我不会唱!”

王星海说:“别拉上我,他叫你来一个算术表演哩!”

杜小甫说:“对!对!就是这个意思,别扭扭捏捏,快上去来一个。”

高商只得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了两个算式:

12345679× 12345679×

他问杜小甫:“你最喜欢哪个数?”

“9!”杜小甫说,“因为它是数字中最大的一个数。”

“你呢?”高商又问王星海。

“7!”王星海说,“因为7就是xi,do re mi fa so la xi,xi是最高音。”

于是高商在一个式子后面添上一个“81”,指指杜小甫说:“你做这个题目。”在另一个式子后面添上一个“63”,指指王星海说:“你做这个题目。”说完,便走回位子上坐好了。

杜小甫对王星海做了一个怪脸说,“瞧,叫他来一个,他倒把球踢给了我们。”

王星海不知道高商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按捺不住好奇心,便走上黑板,算了起来。

杜小甫看见王星海走到黑板前面,他也走上去了。

杜小甫先算完。他嚷了起来:“哈哈,999999999,都是我最喜欢的9!”

王星海也做完了。他一面打着拍子,一面唱了起来:“xi xi xixixixixixixi,都是我最感兴趣的xi!”

大家都笑了起来。杜小甫和王星海回头一看,原来杜老师进来了,他们俩立刻像小兔子似的,钻到自己位子上去了。

杜老师走上讲台,说:“9和7都是很有趣的数。不过在我看来,哪个数都很有趣。例如10,十全十美,不好吗?任何整数乘以10,不用乘,在后面加个0就完了。又如11,乘起来也很方便。”杜老师把黑板擦干净,然后写:

36×11=396

“大家看,我算都没有算,就把答案写出来了。因为任何数乘以11,首尾两位数字不变,中间的数字就是相邻的两位数字挨次相加。你们看,这个答案首尾两位数字仍旧是3和6,中间的9,就是3跟6相加的和。又如,”她又写了一个算式:

132×11=1452

杜老师接着解释说:“答案的百位数字4,就是1加3的和,十位数字5,就是3加2的和。”

“可是这里碰得巧,都没有进位呀!”李月珍说。

“对!”杜老师说,“有时候会碰到进位,可是这也不难,因为两个数字相加,顶多进个‘1’。你们看:她又在黑板上写:

79×11=869

“七九——十六,得进位。百位数字7加1,就成8了。”

王星海举起手来说:“我有个发现!”

“你发现了什么?”杜老师笑着问他。

王星海站起来说:“我发现396:百位数字3跟个位数字6的和是9,恰好跟十位数的数字相等。1452:千位数字1跟十位数字5的和是6,百位数字4跟个位数字2的和也是6。所以,11的倍数,隔位数字相加的和都相等。”

“可是869呢?8加9可不等于6呀!你那个‘发现’怎么用来解释呢?”杜小甫挑出了毛病。

王星海呆了一下,说:“八九——十七,虽然,虽然它不等于6,可它比6恰好大11。”

杜老师点了点头说:“我来把王星海的发现加以补充,就完整了。那就是说,某数的各位数字隔位相加,所得的和相等;或者它们的差是11的倍数,这个数就是11的倍数了!知道了这个条件,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某个数能不能被11整除。大家就来试试。”她在黑板上写了这么几个数:

123123 456654

71819 56789

大家都说:“除了最后一个,都能被11整除。”

杜老师说:“大家说得对!”

忽然,杜老师向前面指了一指,原来是高商举手要求发言。高商站起来说:“我看,乘数如果是11的几倍,可以分两步算:先将被乘数乘以几,并按您方才讲的办法,乘以11。”

杜老师一面点头,一面在黑板上写。

杜老师写完,又补充说:“如果不是27,而是37,或者十位数字加个位数字等于10的任何两位数,乘以11的几倍,非常方便。只要把十位数字加个1,乘以几再乘以100;后面再加上个位数乘以几的积就行了。比如,”她写道:

杜老师写完,继续说:“还有,两位数乘以111,可以在首尾两位数字之间,加上它们的两个和。”杜老师又在黑板上写。

36×111=3996

为了解决这样的算法是怎么来的,她在横式的旁边又写了一个竖式:

她见高商坐下去了,又补充说:“高商说的方法,只有在被乘数是两位数的时候,才能这样做。大家可以考虑考虑,要是被乘数在三位以上,应该怎样做才对。——这111也是个很有趣的数。你们看,它可以被哪个数整除?”

大家齐声回答:“三个1相加得3,能被3整除!”

“111除以3得多少?”

大家纷纷回答说:“37!”

“37也是一个很有趣的数,请大家算一算杜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连串算题:

1.37×3=? 2.37×6=?

3.37×9=? 4.37×12=?

5.37×15=? 6.37×18=?

7.37×21=? 8.37×24=?

9.37×27=?

大家很快地算着,教室里响起了一片“111、222、333……”的声音,其中夹着王星海“do do do,re re re”的歌声。

算到最后几道题,有的同学索性不算了,就在练习本上写下了答案:“777”“888”“999”。

杜老师看大家都做对了,便说:“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个规律:30以内的3的倍数乘以37,只看另一数是3的几倍,答案便是3个几。37×3,3是3的一倍,得数是111,37×6,6是3的两倍,得数就是222。”

“如果不是3的倍数呢?”杜小甫问。

“不是3的倍数的数字,只可能比3的倍数多1,或者多2。好比4,比3多1,好比5,比3多2,如果是6,就成为3的两倍了。所以,遇到数字如果比3的倍数多1,再加一个37;多2,再加一个74。杜老师又写了两个算题:

杜老师问大家:“今天讲的大家都懂了吗?”

“都懂了!”大家齐声回答。

“那就练习练习吧!”杜老师出了几个题目,让大家口算。

1.234×11=? 2.58×11=?

3.654×11=? 4.48×111=?

5.235×111=? 6.37×15=?

7.81×37=? 8.37×26=?

9.人民印刷厂的装订车间,平均每天装订536套书,11天共装订多少套?

10.红卫生产队收割水稻,平均一个小组一天收割37亩,三个小组三天共收割多少亩?

杜小甫做到“37×15”的时候,想起以前学过的乘以15的速算法。到底用哪种方法简便呢?他拿不定主意,便站起来问杜老师。

杜老师说:“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谁来回答他的问题?”

“当然用今天学的方法简便!”王星海站起来抢着说,“37是单数,不能被2整除,用乘以15的速算法就比较麻烦。可是15比30小,又是3的倍数,乘37,一看就知道是555。”

杜老师点点头说:“由此可见,一个算题有几种速算法的时候,就得我们灵活掌握,选择最简便的方法。一眼看不出来哪种方法更快些,可以实际算一算,进行比较,这样就能运用自如了。”

做第8道题的时候,杜老师问大家:“26可以看成多少?”大家都说:“24加上2!答案是888加上74。”

只有杜小甫说:“27减去1!”他还得意地说:“看成27减去1,只要从999中减去37就是答案,算起来更加简便。这才叫作灵活掌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