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设施农业天气预报技术》简介
《东北地区设施农业天气预报技术》这本书是由.陈艳秋,吴曼丽主编创作的,《东北地区设施农业天气预报技术》共有144章节
1
编委会
主 编 陈艳秋 吴曼丽 副主编 陆忠艳 陈力强 张淑杰 孙立德 袁子鹏 孟 莹 陈传雷 杨再强 马树庆 王 萍 张 菁 李俊和 编 委 黄 阁 ...
2
主编简介
陈艳秋,1960年生,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天气动力专业。现为辽宁省气象学会秘书长、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气象局百名首席气象服务专家,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
3
前 言
设施农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和高质量的特点,农业设施化是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农业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农业部2009年制定的2...
4
目录
目 录 编委会 主编简介 前 言 1 东北地区设施农业概况 1.1 东北地区设施农业发展概况 1.2 东北地区设施农业气象灾害 1.3 辽宁省设施农业布局 2 ...
5
1 东北地区设施农业概况
...
6
1.1 东北地区设施农业发展概况
东北地区设施农业发展迅速,2011年辽宁省设施农业规模突破1000万亩,占辽宁耕地面积的1/6,居全国前列。其中日光温室面积居全国首位,蔬菜播种面积超过10万亩...
7
1.2 东北地区设施农业气象灾害
东北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多暴风雪天气,春秋两季冷涡天气频发,经常出现3d以上的连阴雨天气,多6级以上大风,4—5月大风日数年均20d,暴雪垮棚...
8
1.3 辽宁省设施农业布局
2012年,辽宁省设施农业布局已经形成,基本确立了东部山区特色型、沿海地区外向型、辽西北地区高效型和中部地区规模效益型4个设施农业区域,种植作物由过去单一的蔬菜...
9
2 设施农业气象观测
设施农业种植与大棚内温、压、风、湿等气象要素关系密切,为了提高棚内气象要素预报的准确率,首先要开展棚内气象要素观测。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东北地区...
10
2.1 观测方案
...
11
2.1.1 观测设备的选购
棚内小气候观测设备采用锦州阳光气象有限公司生产的小气候自动观测站(TRM-ZS3型),如图2.1所示。气象观测要素有:温室内观测1.0m温度,1.0m环境湿度,...
12
2.1.2 观测地点选取
东北地区当前生产上使用较多的有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种植期在每年9月至翌年6月,塑料大棚种植期在每年4—9月。根据项目执行的需要,优先选择已有设施农业气象...
13
2.1.3 数据采集方案
为了规范观测记录,制定统一观测数据格式和文件名,各观测小组小气候自动站每天生成日报表数据,每月生成A文件。数据采集为连续观测,为了保证最高、最低气温的准确性,设...
14
2.2 观测数据收集整理
...
15
2.2.1 小气候自动监测
制定统一观测数据格式和文件名,各观测小组小气候自动站每天手动生成日报表数据,如图2.7所示。工作人员每月月初定时携笔记本电脑去小气候站取回原始数据,每月生成A文...
16
2.2.2 小气候人工观测
为对比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误差,来矫正自动观测结果,开展人工24h连续观测与小气候仪器对比。 喀左县气象局人工观测每日3次(08时、14时、20时),符合农业气象...
17
2.2.3 田间管理及作物观测
利用开展气象观测的温室,进行主要设施作物(黄瓜、西红柿、椒类、茄子)生长发育观测,边观测边培训设施农业种植、管理人员和农业气象服务人员。做好田间管理及作物生长状...
18
2.3 观测数据分析
...
19
2.3.1 日光温室小气候与观测场大气候比较
对比同时期大棚内外气象要素,喀左县的观测数据如表2.1、表2.2所示。2014年小河湾的暖棚平均气温与棚外的平均气温相差11.6℃,高温相差16.3℃,低温相差...
20
2.3.2 日光温室棚内小气候年变化规律
如图2.8所示,棚内平均气温:2010—2014年小河湾暖棚内平均气温为21.3℃,比棚外高12.2℃。棚内7月平均气温最高,为31.2℃;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
21
2.3.3 日光温室棚内小气候日变化规律
对比不同类型天气下的气温变化,如图2.16所示。晴天时,早掀帘后棚内气温迅速上升,10—11时棚内开始放风,气温上升比较缓慢。11—14时气温达到全天最高,14...
22
2.3.4 棚内不同位置气象要素比较试验
在棚内设置9个观测点。 2.3.4.1 气温变化特征 大棚气温在南北向、东西向和垂直方向的分布上也有明显的差别,并受天气状况和棚体大小的影响。一般大棚东西方向越...
23
2.3.5 棚内中部不同观测点气象要素比较试验
在喀左县大城子镇小河湾村日光温室中部南北向,每隔1m设置1个观测点,共设置5个观测点,从北向南编号,分别为1、2、3、4、5号。观测的设备有干球、湿球温度,最高...
24
2.3.6 人工24h连续观测与小气候仪器对比
2012年10月17日至2014年2月20日,人工连续共52d的逐时观测,见表2.7。52d逐时的连续观测自动站平均气温比人工高0.5℃;相对湿度比人工低6%。...
25
2.3.7 不同区域棚内气象要素对比
对喀左县东、南、西、北中不同气候区日光温室小气候进行分析,棚内外平均气温全县相差12.2℃。最大为西部六官营子,相差13.4℃;最小为北部公营子,相差10.4℃...
26
3 气象灾害与试验
收集整理已有的农业气象灾害指标,通过在棚内开展作物生长发育观测试验,来完善设施作物遭受低温冻害、连阴寡照的气象灾害指标,利用人工气候箱控制试验对这些指标进行检验...
27
3.1 低温冻害、连阴寡照影响试验
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利用人工气候箱(室)开展了棚内蔬菜生长发育期间低温和寡照对蔬菜影响的科学试验。设计不同持续期的低温、寡照处理方案,测定不同处理时间及受害恢复...
28
3.1.1 试验准备
2012年1—3月开展试验准备,在农业气象试验站内的人工气候箱及低温冰柜中进行,人工气候箱内部容积1260L,光照控制范围0~1000μmol/(m2·s),温...
29
3.1.2 试验方案
利用东北地区主要设施作物品种(西红柿、黄瓜、青椒、茄子)作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低温控制试验。设计5种试验方案,表3.1~表3.4为前4种试验方案,设置...
30
3.1.3 试验过程
分析试验数据,确定作物致灾气象要素临界值,如图3.3所示。 图3.3 酶活性测定 3.1.3.1 设施作物动态低温灾害指标确定技术 4种设施作物黄瓜品种为碧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