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试验方案
利用东北地区主要设施作物品种(西红柿、黄瓜、青椒、茄子)作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低温控制试验。设计5种试验方案,表3.1~表3.4为前4种试验方案,设置不同温度梯度和不同处理时间,测定不同处理的设施作物生理参数。
表3.1 试验方案一
续表
表3.2 试验方案二
表3.3 试验方案三
续表
表3.4 试验方案四
试验方案五为动态低温弱光高湿试验设计方案。在黄瓜、西红柿、辣椒和茄子4种作物苗期和开花期选择相对一致的植株移入人工气候箱进行连续4d的变温处理。采用前2d没有光照,湿度为95%,第三天有4h弱光照,第四天光照正常。共设4个低温弱光高湿处理模式:5~2~4℃,5~1~3℃,5~0~2℃,5~(-1)~1℃,温度日变化模拟低温冻害发生自然气候特征,由程序自动控制(表3.5),连续运转96h后,进入程序的下一个循环。每个处理持续4d,恢复3d,恢复期间白天设置25℃,晚上18℃,相对湿度控制在75%,光强设置1000μmol/(m2·s),每个处理12株苗,重复3次,每个处理共36株苗。
表3.5 动态低温弱光高湿胁迫试验方案
注:T为温度(℃);R为相对湿度(%);L为光照强度。
图3.2 叶片光合、荧光测定
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Ll-COR公司,美国)(图3.2),在恢复处理后9—11时间测定叶片光合特性,测定时控制叶室中CO2浓度为600μmol/mol,光量子通量密度设置为1400、1200、1000、800、600、400、300、200、150、100、50、20和0μmol/(m2·s)。由LI-6400内置程序自动完成测定,为减少误差,测定部位为已做标记的固定功能叶(各个处理间都取第几片叶,固定),每处理测定3株作为重复。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量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的6400-40荧光叶室,在恢复处理后10时左右测量同一叶片的光适应荧光参数Fo′、Fm′和Fs,再测量暗适应荧光参数Fo、Fm,进而计算得到PSII最大量子产量(Fv/Fm),光下开放的PSII反应中心的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作用光存在时PSII实际的光化学量子效率、光化学淬灭及非光学淬灭,每个处理重复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