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5 暴雪垮棚试验方案及记录
1 试验目的
在暴雪发生时,当积雪产生的压力超过温室所承受的压力时,就会发生暴雪垮棚事件,造成经济损失。选择大雪天气进行大暴雪垮棚试验,以得到暴雪垮棚雪量、风向风速指标。
2 试验设计
2.1 时间地点选择
时间:12月至翌年3月。
地点:在黑龙江省中部的双城市选择一新型日光温室。
选择方法:尽量选择降雪量大、容易造成损害的地区,以达到试验目的。
2.2 试验仪器
直尺、电子秤、手提式风速风向仪和照相机。
2.3 积雪和风速测点选择
2.3.1 积雪分布测点选择
选温室前部地面、温室上放风口附近(在温室的上部棚膜上),左右方向分成4等分,取中间及分区线上部位共选择7个测点,总计14个测点。
2.3.2 风速测点选择
在温室前部对应底边缘线上方2m高处和5m高处各取3个点(平均分布),总计6个测点。
具体见图1、图2。
图1 温室侧面
图2 温室上面俯视
2.4 试验前准备
租用当地农户没有作物的大棚,收听当地天气预报,当预报未来24h有暴雪天气时,准备试验用具,去当地大棚待命。
2.5 试验测量方法
当地面积雪达到10cm以上时,开始试验测量。
2.5.1 雪深测量方法
用直尺测量地面上和棚面上14个测点的积雪深度。
2.5.2 积雪密度测量方法
分别在雪深10cm、20cm和30cm时,取地面1cm3的积雪,用天平称重,计算得积雪密度(单位:g/cm3),3次重复。
2.5.3 风速测量方法
在距离温室前部底边线上方2m处和5m处测量,总计6个测点。有条件的可以同时测量,没有条件的按顺序测量。
2.5.4 受损程度测量方法
当大棚棚膜开始受损或钢筋支架开始弯曲时测量此时雪深、风向、风速等气象数据,记录大棚棚膜受损或钢架弯曲的时间。如果出现棚膜和钢架继续破损和弯曲的现象,可间隔10min测量损毁程度,记录雪深、风速和风向。
2.6 观测项目
积雪深度、积雪密度、风速和风向、大棚受损情况、受损程度及时间。
2.7 观测间隔
当棚膜没有破损和钢架没有出现弯曲时,每30min观测1次;当出现棚膜开始受损及钢架弯曲时,每10min观测1次。
2.8 其他观测
利用摄像机、照相机等进行拍摄,记录受害过程和受害程度。
在暴雪期间不能达到垮棚的要求时,可采用人工补雪的方式进行,但尽量使雪盖均匀。
3 补充试验方法
在得知某地发生暴雪垮棚灾害时,派人到受灾地进行灾情调查,调查暴雪发生时的雪深、风速、风向、棚内作物、作物所处发育期、被损毁面积、占总面积比例、大棚受灾情况、受害程度及损失情况。
表1~表6给出了相关内容的记录格式。
表1 雪深记录
表2 风速风向记录
表3 积雪情况记录
表4 大棚受损时观测记录表
表5 补充试验记录——单个棚记录
表6 补充试验记录——整体情况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