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2 直接信任度算法

7.4.2 直接信任度算法

通过上一节可以获得实体Ei与实体Ej的行为信任向量BVij。然而LBCTM将云计算实体分为三种:云(云服务提供者)、云租户和组件,并且根据不同的实体身份划分了各种应用场景。因此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实体间的直接信任也不完全相同。

其中,实体Ei与实体Ej的行为信任向量表示第k次行为信任值所对应的时刻。Ut(Ej)表示组件Ej所属云在时刻t的信誉度。θ(t)表示对于时刻t的时间衰减因子。

对于有以下4种情况。

(1)Ei是租户,Ej是组件:)为组件Ej所属云于时刻的信誉度。

(2)Ei是租户,Ej是租户,因为租户不隶属于其他集合。

(3)Ei是组件,Ej是组件:当Ei与Ej不属于同一个云时,为组件Ej所属云于时刻的信誉度。否则,,即组件无条件相信自身所处的云。

(4)Ei是组件,Ej是租户:,因为租户不隶属于其他集合。

考虑到信任具有时间相关性,所以需要设置信任的时间衰减因子来对行为信任值进行处理,提高信任管理的准确性。比如,租户A与组件B之间一共有过5次交互历史,第1次组件B提供的服务质量最优,第5次组件B提供的服务质量最差,按照时间的顺序服务质量依次递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每次交互历史都同等权重看待,则在下一次使用组件B所提供的服务时,认为组件B的信任度为中等,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作为信任的自然属性,信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行衰减的。在以上的例子中,尽管早些时候组件B所提供的服务质量较好,但由于组件B最近几次交互的表现都非常差,下次使用时可以认为组件B所提供的服务质量较差。

并且,在租户A与组件B的交互历史中,太久之前的交互历史是可以忽略的。比如,租户A与组件B一共进行了100次交互,若依次计算其100次交互历史的信任度并且进行时间衰减,模型将承受过多不必要的计算,降低了模型的效率。

所以,引入时间窗口的概念来解决这一问题。时间窗口是由一段连续的时间序列组成的,时间窗口的长度有限,在计算信任时,只计算时间窗口内实体间的交互历史,避免了不必要的计算。

本章引入时间衰减因子θ(t)来对实体间交互历史根据发生的时间进行衰减,公式如下:

其中,Δt代表该交互记录与当前时刻的时间差,α为常数用来控制衰减速度,decay Time Threshold为时间窗口阈值。

至此,从信任证据TE推导获得行为信任BV以及直接信任DV,进而可以获得实体Ei与实体Ej的直接信任关系矩阵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