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 系统架构
2025年08月10日
9.2.1 系统架构
在当前的软件工程领域,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分为常见的两种架构模式。
(1)C/S架构模式,即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是数年前比较常用的软件架构模式。这种模式将任务分配给客户端与服务器,采用定点直连的通信方式,可以充分发挥两端硬件的优势,在系统容量一定的情况下比较有优势。因此,C/S架构一般应用于局域网中,由于采用了定点直连通信,因此系统内部信息的保密性很强。优点是架构模式简单,系统运营以及数据存储透明。缺点是采用了集中式管理机制,其中Server端的硬件质量将直接影响系统的响应效率,且交互性低,维护成本较高。
(2)B/S架构模式,即浏览器/服务器架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架构模式,是对C/S架构的改进和补充。在B/S架构中,用户使用HTTP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进行交互,服务器端负责业务逻辑的处理,浏览器端以友好的方式直接向用户展示当前系统的运行细节。通过MVC三层结构将系统功能分层,结构化清晰,交互性强且维护成本较低。B/S结构是建立在互联网之上的,不必刻意配置网络环境,在交互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以及开发成本方面较C/S结构都有着较大的改进。
基于层次的信任管理系统是面向云计算中的实体开发和应用的,应当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因此,本系统采用B/S架构模式开发。云计算实体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并由系统后台收集交互证据,进行可信评估与可信决策,并通过前端页面向用户展示当前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每次交互的细节。方便用户与管理人员快速实时查看可信评估数据,易于操作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