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二)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二)

1.笔试题满分为100分。

2.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

4.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新闻、旧闻、不闻”的观点,属于( )的新闻思想。

A.毛泽东 B.陆定一

C.列宁 D.邓小平

2.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是( )。

A.政治 B.趣味

C.事实 D.意识

3.在我国,新闻真实性的完整含义,应该理解为( )。

A.事实为政治服务 B.本质真实

C.现象真实 D.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

4.舆论监督是社会的“排气阀”。这指的是舆论监督的( )功能。

A.监测环境 B.社会调节

C.社会控制 D.社会制衡

5.坚持“三贴近”原则,不包括( )。

A.贴近实际 B.贴近生活

C.贴近群众 D.贴近思想

6.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有“三性”,其中不包括( )。

A.思想性 B.艺术性

C.观赏性 D.宣传性

7.国家广电总局于2004年12月2日向社会公布的《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中第四十一条“严格区分新闻报道与广告”中提出不以任何形式从事广告和其他经营活动,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不利用新闻报道拉赞助、拉广告

B.不以新闻报道形式为企业或产品做变相广告或形象宣传

C.广告和广告信息应有明确广告标识

D.将新闻报道进行广告化的处理加工,挖掘新闻事件本身的戏剧化的成分

8.建立健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评价考核机制,研究制定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国有文化企业的功能作用,明确社会效益指标考核权重应占( )以上。

A.30% B.40%

C.50% D.60%

9.网络电视又称( ),它将电视机、个人电脑及手持设备作为显示终端,通过机顶盒或计算机接入宽带网络,给人们带来全新的电视观看方法。

A.CATV B.HDTV

C.IPTV D.DTV

10.摄像机镜头以固定支点为圆心做旋转运动进行拍摄的是( )。

A.推镜头 B.拉镜头

C.摇镜头 D.移动镜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以下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

A.马克思把舆论看作是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

B.舆论反映人心向背,虽然它对任何人都不发生强制作用

C.新闻媒介是舆论的载体,也是舆论的扩大器

D.能否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检验新闻工作党性的重要标尺

12.坚持党性,核心就是( )。

A.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

B.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C.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

D.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

13.下列选项中( )不是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

A.新闻标题 B.署名

C.社论 D.编者按

14.记者责任意识的培养主要从( )着手。

A.培养新闻从业者的独立判断意识

B.加强自身内在修养

C.从记者个人利益出发

D.培养新闻工作者的中立和平衡报道立场

15.在国际一流媒体建设上要坚持软件硬件并重,把软件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在优化采编网络、丰富信息内容、完善营销体系、改进传播技术和吸引培养人才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精品栏目和节目,不断提高新闻信息( )。

A.原创率 B.首发率

C.落地率 D.覆盖率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6.简述正面宣传与新闻批评的关系。

17.简述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关系。

18.简述蒙太奇的含义。

19.简述广播的传播特点。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20.新闻宣传工作首先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1.新闻工作的法律规范同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一样,都要靠新闻工作者的自觉来实现。

22.新闻宣传要以政府作为主角。

五、论述题(本题24分)

23.结合实际,论述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