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卷(十)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 2.A 3.C 4.C 5.A 6.D 7.C 8.A
9.A 10.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ABCD 12.BC 13.CD 14.ACD 15.AC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6.答题要点:
在融媒体采编发网络中,“中央厨房”既是硬件基础和技术平台,也是大脑和神经中枢,应具备集中指挥、采编调度、高效协调、信息沟通等基本功能。在采编发网络的基本架构设计中,指挥调度中心、采编发联动平台这两个层级是“中央厨房”的核心部分,其运转要实现“人人见面”、面对面工作,其他层级可以借助技术手段实现“人机见面”。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实现管理扁平化、功能集成化、产品全媒化。
17.答题要点:
媒体融合的基本形态有:
(1)内容融合。内容融合就是将不同媒介形态的生产,依托数字技术形成跨平台、跨媒体的使用,利用数字化终端,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内容融合产品。
(2)网络融合。网络融合是指媒介传输渠道的融合,具体主要是指三网融合,即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的融合。
(3)终端融合。终端融合是指受众获取传媒产品的终端应用的融合,主要是三屏融合,即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的融合。
18.答题要点:
三个方面:
(1)及时发现新闻线索,迅速捕捉事物正在或即将发生的最新变化。
(2)准确判断新闻价值,从众多新闻事实中选择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3)预测可能发生的新闻事件,从细微处敏锐推断潜在的重大变化。
19.答题要点:
新闻事业的舆论监督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
(1)监测环境功能。
舆论监督对社会发展具有“晴雨表”和“候风仪”的监测作用。
(2)社会调节功能。
舆论监督可以对社会心态、社会意见进行调节、疏导和重新整合,充当社会的“传声筒”和“排气阀”,传达呼声,宣泄积郁,满足愿望,从而使整个社会在心态上维持在一个理想的安全值上。
(3)社会控制功能。
舆论监督以舆论、宣传、教育的手法去影响和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预防和制止社会越轨行为。
(4)社会制衡功能。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条件下,舆论监督所代表的是多数人的意志。这种权力在进行权力制约和权力抗衡的时候,以新闻舆论的形式出现,其监督的领域广、反应迅速、参与公众多、影响效果大。
(5)舆论监督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
第一,舆论监督积极主动地介入监督领域,许多社会问题、社会事件首先是以舆论监督形式表现出来的。第二,舆论监督是一个动态过程,总是严密跟踪监督目标与对象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能够做到在否定自己的基础上求得正确的监督。第三,舆论监督的公正性来自操作中的平衡手段。不同的意见、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结论,在机会平等的基础上,实现最终的平衡。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20.答题要点: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党繁荣科学文化的基本方针,是民主精神、群众路线在文化艺术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坚持“双百”方针要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尊重作家、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切实保障创作自由和评论自由,提倡不同学术观点、艺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提倡健康说理的文艺批评。
21.答题要点: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实施社会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舆论反映人心向背,虽然它对任何人都不发生强制作用,它不能命令人们的行动,也不能规定人民的行为,但它却能产生一种精神的、道义的力量,给人以压力。有的时候,公众的谴责甚至胜于法律和组织纪律的处理。马克思把舆论看作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
22.答题要点: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贯主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表明,新闻媒体既要积极引导舆论,保持正确导向,又要讲究成本、效益和投入、产出的经济原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良性互动、共同发展这一循环链条上的两个重要环节,一个也不能忽视。
五、论述题(本题24分)
23.答题要点:
(1)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运用新闻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闻舆论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利用新闻媒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民主权利而进行的监督活动。
(2)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推动力。新闻舆论监督提高和深化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是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的有效手段。
(3)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实行的舆论监督,是一种公众广泛参与、公开表达意见的社会监督,对于发扬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保护公众参政议政的热情,具有重要作用。
(4)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维护和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言论自由权、舆论行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5)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社会公众可以在重大决策制定前后或实施过程中,对决策进行广泛的评议和论证,为政府部门提供可靠的民意和社情参照,从而为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贡献力量。
(6)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是揭露腐败、反对官僚主义的有力武器。新闻舆论监督在惩治腐败、倡导廉政、强化执法力度、保持政令畅通、加强行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监督干部尽职守责方面作用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