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四)
1.笔试题满分为100分。
2.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
4.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 )。
A.实事求是
B.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C.为人民群众服务
D.讲究传播艺术
2.新闻价值要素中的“受众对新闻感兴趣的程度”指的是( )。
A.趣味性 B.接近性
C.重要性 D.显著性
3.新闻传播自由,不包括( )。
A.创办媒体的自由 B.采写新闻的自由
C.播报新闻的自由 D.揭露隐私的自由
4.在新闻舆论监督中最重要的监督对象是( )。
A.权力组织 B.一般干部
C.公民团体 D.各种社会成员
5.从传输方式上看,以互联网为平台播出的广播属于( )。
A.调幅广播 B.调频广播
C.模拟广播 D.数字音频广播
6.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 )。
A.徐宝璜 B.邵飘萍
C.黄远生 D.邹韬奋
7.新闻事业在本质上属于( )。
A.生产力 B.经济基础
C.政权机关 D.意识形态
8.国家广电总局于2004年12月2日向社会公布的《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中提出涉及使用其他新闻来源的报道时,应尊重其他新闻来源和相关作者的( )。对内容的选择应忠实于原作,不断章取义。
A.名誉权 B.肖像权
C.知识产权 D.隐私权
9.广播的声音不包括( )。
A.语言 B.音响
C.现场实况 D.音乐
10.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 )的文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
A.大众 B.人民
C.群众 D.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来说,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方式有( )。
A.深入研究不同传播对象的接受习惯和信息需求
B.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
C.认真研究传播艺术,利用现代传播手段
D.善于利用新载体、新技术
12.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体现在以下方面( )。
A.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
B.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
D.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3.在新闻工作中实现群众路线的方法有( )。
A.为人民群众服务
B.拓展群众参与渠道并开发群众资源
C.怀有群众意识,尊重并了解群众
D.让群众成为新闻的主角,使用群众喜爱的新闻语言
14.新闻工作者在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方面,应该做到( )。
A.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
B.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C.以主观好恶判断信息的真实性
D.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
15.以下关于新闻工作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新闻工作者是指从事信息处理的人
B.新闻工作者拥有进行信息传播的资源和权利
C.新闻工作者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和规范
D.新闻工作者有责任确保新闻业的健康运行和社会舆论的公正公平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6.简述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17.简述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
18.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具体表现有哪些?
19.新闻舆论工作的“五个事关”有哪些?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20.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和精髓是党性原则。
21.社会主义文艺中的主旋律和多样化是辩证的、有机的统一。
22.根据规定,新闻从业人员可以随便开博客。
五、论述题(本题24分)
23.论述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合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