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 审计实施阶段
4.1.6.1 业务描述
首先由审计组长将项目状态置为审计实施进行中,然后由项目组成员根据项目类别填写财务类项目、基建类项目或合同类审计底稿。按照审计组长的工作分配,每个审计人员分别编辑、维护自己的工作日记、审计底稿,并且将审计证据(即记账凭证)的原稿电子档作为附件上传到系统中;将底稿提交审计组长或主审复核。审计组长或主审在复核的过程填写底稿中对应问题类别、处理方式等意见,如果复核不通过,则将底稿返回到填写人做进一步修改。操作流程如图4.1-24所示。
图 4.1-24
4.1.6.2 业务步骤
选择项目导航栏中的“审计实施阶段”,可以在右面的页面看到该阶段的成果列表,如图4.1-25所示。其他各阶段效果类似。同一项目组的成员只能看到其他成员除了“草稿”状态外的所有底稿。项目组长和主审可以看到项目成员的所有状态的底稿。每个人只能修改自己的状态为“草稿”或“复核不通过”的底稿,但可以浏览同组成员的底稿信息。
图 4.1-25
(1)日记管理:日记管理用于审计成员填写每日的审计记录,便于项目领导了解每位成员的工作情况,如图4.1-26所示。组内成员可以互相查看审计工作日记,但只能修改自己提交的日记,如图4.1-27所示。
(2)底稿管理:审计底稿用于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增加对审计信息的底稿记录。审计底稿分为三种类型:财务类、基建类和合同类,基建(合同)类项目的底稿分为基建(合同)和财务底稿。根据审计项目的类型不同,系统会显示不同风格的底稿信息,如图4.1-28和图4.1-29所示。点击项目导航栏中的“底稿管理”,进入底稿管理界面。
图 4.1-26
图 4.1-27
图 4.1-28
图 4.1-29
该页面会列出当前系统用户能看到的底稿列表,并根据底稿类型不同,显示不同的信息项。点击、
或
,可以新增一条对应类型的底稿信息,如图4.1-30~图4.1-32所示。在填写底稿信息时,如果当前计划的被审单位只有一个,则系统自动将其添加到被审计单位中,否则,需要用户从被审单位列表中选择被审单位信息,如图4.1-33和图4.1-34所示。
图 4.1-30
图 4.1-31
图 4.1-32
图 4.1-33
图 4.1-34
点击,保存当前底稿的信息。点击“审计证据”可以添加当前底稿对应的审计证据的文档。
对于基建和合同类的审计底稿,需要填写底稿明细,包括审增额、审减额,系统会自动计算净审减额,同时将金额汇总信息添加到底稿中,如图4.1-35所示。
图 4.1-35
同一张底稿中,只能有一种问题类别的明细。如果选择已存在的问题类别,系统会弹出提示,如图4.1-36所示。
图 4.1-36
其中问题类别、审增额、审减额需要用户选择、填写,系统会自动计算净审减额,如图4.1-37和图4.1-38所示。
图 4.1-37
图 4.1-38
审计证据页面会列出当前底稿的所有附件信息。点击“上传附件”可以上传附件,如图4.1-39所示。
图 4.1-39
图 4.1-40
填写附件的名称,选择要上传的附件文件后,点击,如图4.1-40所示,附件将被保存到系统中,如图4.1-41所示。
图 4.1-41
用户可以修改由本人填写的处于“草稿”状态的底稿;已提交复核、审理的底稿不能再被修改。选中底稿列表中的,点击
,进入底稿修改页面,如图4.1-42所示。
图 4.1-42
用户可以在修改操作中将底稿提交复核。底稿上报后,除非被驳回,否则底稿创建人将不能修改底稿内容。
提交复核或审理的底稿如果被组长、主审、审理人驳回,则在底稿列表中相应的底稿状态为“复核不通过”、“审理不通过”,如图4.1-43所示。底稿提交人可以通过修改底稿后,再次提交复核、审理,同时系统会提示驳回的原因,如图4.1-44所示。
图 4.1-43
图 4.1-44
在底稿管理列表中,选中要删除的底稿,点击,如果状态为“草稿”或“复核不通过”可以将其删除。
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借助现场审计软件,财务类型的审计底稿可以在其上完成,系统可以接收现场审计软件导出的底稿信息。目前只可以上传财务类的底稿信息数据文件来批量添加审计底稿。在底稿列表的右上角有上传底稿的操作入口(只有财务类审计项目才有该操作入口),如图4.1-45所示。
图 4.1-45
点击进入底稿数据上传界面,如图4.1-46所示。
图 4.1-46
选择要上传的数据文件。该数据文件为xml格式的文件,可以通过现场审计软件的导出工具生成。如果在上传的过程中提示数据格式不对,请联系数据管理员。上传完毕后,会在底稿列表中新增数据文件中包含的底稿信息。所有通过该方式添加的底稿的状态默认为“草稿”状态,底稿作者为当前提交人。用户可以通过修改底稿来做相应的调整。其他操作相同。
(3)底稿复核:底稿复核用于项目组长、主审对审计人员提交的底稿做第一次复核,并对复核通过的工作底稿设置问题类别、处理方式的初始意见等信息,如图4.1-47所示。
图 4.1-47
选择要复核的底稿,点击,进入底稿复核页面,此处以财务类底稿复核为例,如图4.1-48所示。
图 4.1-48
而基建和合同类底稿在复核时只须填写处理方式即可,如图4.1-49所示。
图 4.1-49
如果审计底稿复核人认为该底稿复核通过,需要填写问题摘要、处理意见,选择问题类别、处理方式,复核意见可以不填;如果复核不通过,则复核意见必须填写,以便底稿提交人在修改底稿信息时有所参照。
4.1.6.3 影响分析
审计人员提交底稿复核时,系统会向项目组长和主审发一条待办信息,提示有新的底稿提交复核。
组长、主审复核底稿时,如果复核不通过,系统会给底稿提交人发送一条信息,提示底稿复核不通过;如果复核通过,则系统给项目审理人发送一条信息,提示有新的底稿等待审理。
基建、合同类底稿添加底稿明细时,对于每次新增的明细的汇总金额,系统自动累计到对应底稿以及项目的对应数据项中。修改、删除底稿明细也会改变底稿和项目的相关的汇总数据。
当审计组长或主审在对底稿问题类型定性的时候,系统提供了备选的问题类别,如图4.1-50所示。
4.1.6.4 相关业务
相关业务:项目管理中的各阶段彼此之间都存在着较为紧密的业务逻辑关系。
图 4.1-50 问题类别
关联模块:项目基础信息管理、审计准备阶段管理、审计报告阶段管理、审计处理阶段管理、审计整改阶段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