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出招
很多父母会因为孩子爱说话而感到头疼,其实大可不必。孩子会说话,恰好是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孩子的聪明,邓菲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也许有不少父母觉得,他们的孩子成绩一般,没有名列前茅。其实不用担心,这只能说孩子是属于好动活泼型的,他们看重的不仅仅是父母眼里的成绩,他们更注重全面的发展,特别是口才能力。口才是孩子多方面能力的集中表现,如逻辑思维能力、幽默感、社会阅历、知识结构、察言观色和环境气氛把握能力等,这应是重视仪表和形象的人所要投入心力加以锤炼和提高的重要方面。
美国人重视培养孩子的口才有其文化上的渊源。通常美国人比较在意自己的形象和仪表。美国人有一句名言:“第一印象绝对不会有第二次机会。” 而一个人的言谈和表达能力更是反映他个人禀性和修养的“无声声明”。很多孩子喜欢说话,而且特别喜欢让别人听他们说话。如果周围的人都会被孩子的“高谈阔论” 所吸引,那么这是父母最值得高兴的。如果孩子喜欢说话,但是每次都不尽如人意的话,那么父母可能就要多加关注了,引导孩子去学习掌握上述的那一系列能力,告知孩子只有用智商说话,用情商沟通,才能获得更好的人缘,才有更多的人会听自己说话。
作为中国演讲事业的开拓者,演讲家邵守义有一句名言:“是人才未必有口才,有口才必定是人才。”生活中,不但普通人具有说话的能力,许多成功人士更具有说话的能力,但是说出的效果却不一样。会说话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而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古今中外一切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演讲家、雄辩家,他们无一不是靠刻苦训练而获得成功的。
敢说敢讲、字正腔圆的孩子敢于大胆地表现自己,敢于组织活动、回答问题,谈吐得当,出口成章。这些孩子能迅速提高专注力、记忆力、表现力、思维能力,显示出高于同龄少儿的超长特征,还能促进自己写作能力提升。同时,语言潜能的开发能够激发视觉潜能和听觉潜能,孩子们因此心理素质增强,综合能力迅速提升。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口才是思维的手段,要彻底解放孩子们的肢体语言,让他们的声音、语调和表情发挥到最高影响力。能言善辩的孩子,往往都是聪明机敏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