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艺术的魅力
扎染艺术的氛围形成于染制过程中,将面料置于染液之中,颜色在布面上形成图案,图案周围出现若隐若现、有深有浅的浸染效果。这种效果与中国画泼墨于宣纸之上形成的画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扎染艺术有着不同于其他手工艺的偶然成趣的特点。
扎染具有自身独特的工艺魅力,扎染较刺绣、编织等更加简单,随性。聪慧的古人根据生活经验采用捆扎的防染技法创造出了古朴美丽的扎染艺术,经过长期的实践及创新,扎染工艺更加丰富多变,如捆扎、缝扎、包豆扎、夹染、绞扎等(图1-26、图1-27)。到了20世纪中后期,机械化的大进程以及合成染料的出现冲破了扎染工艺的局限,泼墨染、机械扎染、喷绘等手法赋予织物全新的视觉效果。扎结时力道松紧的不同、缠绕时技法的不同、染制时温度湿度的不同、面料染料的不同,都会使扎染品呈现完全不同的效果,手工扎染无法获得两件一模一样的作品,这种不可重复性、偶然性、自然性与意境感正是扎染艺术的魅力所在,选用同一个图案捆扎却因为面料扭绞导致染色不均得到独一无二的纹样过程,本身就是扎染艺术自然创造美的过程。

图1-26 扎染工艺

图1-27 扎花局部

图1-28 几何纹样

图1-29 肌理丰富的抽象纹样
扎染具有纹样的魅力。随着染整技术的发展及人类审美的提高,扎染纹样从简单的几何图案(图1-28)已经演变到肌理丰富、色彩层次变化的现代艺术纹样(图1-29)。长期以来扎染纹样以点线面的几何纹样和民间图腾最为经典,扎染艺术的设计语言、扎染纹样表现首先体现在图案设计上,分为写实图案与抽象图案两种,在朴素或绚丽中不断变化。写实扎染图案主要体现为传统扎染纹样,例如宝相花、龙凤纹等吉祥图案。写实图案是把自然界可以反映的人物、动物、风景和生活场景用艺术的基本形式去写生变化为图形后拷贝在可转换的材料上,有强烈的视觉表现力和审美性,采取寓意、象征、虚构等手法去表达对事物的直接印象,能使观者产生直接联想到所描述的对象,其造型语言表现对象的特点,例如五福捧寿、松鹤延年、莲生贵子等传统题材的图案。抽象图案是应用设计的基本因素点、线、面去概括出对描绘的对象的高度的装饰性和表现性,给观者以想象联系的空间,例如鹿胎缬、鱼子缬、玛瑙缬等点造型,由众多点的排列而构成的直、折线,通过绞扎形成的线条自由顺畅,富有视觉肌理和情感的描写。抽象纹样以言简意赅的简练手法表现图案特点和形式美感,图案形象灵活多变,清新优美,同时天然奇趣的肌理造就了扎染艺术独特的视觉扩张力。抽象型图案的创意与制作,有效地拓展了扎染艺术设计思维的空间和视野,但随着当代服装服饰品艺术家的努力,这门民间工艺达到新的高度。通过研究扎染的纹样还能看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差异性和各自的图形喜好,它也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书。扎染工艺的进步让扎染纹样摆脱了传统程式化的设计,更加自由奔放,更加时尚而又潮流。
扎染是纯手工的艺术,具有独特的个性化艺术魅力。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追求个性自我的时期,扎染是完全符合大众求异的心理表现载体之一。扎染过程的随意自由让扎染艺术充满变数,随性开放,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对于面料的感觉创造出专属自己的扎染图形化艺术作品(图1-30、图1-31)。

图1-30 奥斯卡·德拉伦塔(Oscar de la Renta)2011年作品

图1-31 个性自由扎染服装表现
扎染所具有的个性魅力也体现在色彩与表现形式上。一般采用单独、对称、适合或连续的图案运用于服装及其他纺织产品上,显示出强烈的形式美并使设计语言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扎染的色彩因特殊的工艺形式显示千变万化、意想不到的美感,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单色扎染的晕染效果带来写意中国画般的意境,多色套染呈现色彩晕染,有强烈的视觉效果。预先设计合理布局后的色彩搭配让人产生新的幻彩般视觉感受。扎染技艺过程中形成的肌理充分地体现了扎染独有的天然成趣、偶然成形的美。扎染纹理自然微妙,色与色之间有过渡与晕染,折皱凹凸的触觉肌理新颖独特,这种美既是人们的精心设计创造,又是大自然赋予的巧夺天工,浑然天成。图1-32所示为利用线的不同执行的方向结合抽紧的不同力度形成的有肌理效果的面料,这种表现形式在日本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图1-33所示为在已经有图形的面料上再次捆扎上色,出现雨雾缭绕之美感。

图1-32 多色夹染

图1-33 单色扎染

图1-34 扎染形成的晕染效果

图1-35 染后处理形成的不同肌理感

图1-36 不同扎染表现手法在服装中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的多元化阶段,是扎染在服装上应用的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阶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染整技术不断突破、纺织新材料的开发以及先进生产机械让扎染突破传统限制,扎染工艺得到了很大的创新,扎染图案更加丰富不受局限,风格更加多元化(图1-34、图1-35)。扎染在服装中的应用越来越注重设计理念的传达,从扎染和服装两方面同时考虑做设计创作,让两者互相映衬,锦上添花。在服装的应用范围中更加扩大,服装类别细分化,服装风格多样化,市场定位走差异化路线,兼顾大众市场及高端定制市场,扎染服装开始真正融入现代时尚潮流,并做到传统与现代并存,既互有不同又相互影响发展的新局面(图1-36)。
扎染早期在服装中产生出强烈装饰性视觉美感,让扎染服装成为当时的流行符号。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的丰富,扎染服装渐渐与人们的审美相脱离,而近年来很多著名设计师逐渐开始寻求面料设计中的创意性来展现独特的服装设计理念,大众对于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的责任感增强,因此扎染服装又开始回归人们的流行视线。最初是2009年秋冬扎染牛仔裤的流行是扎染服装与现代人们潮流审美的完美契合。到了2010年春夏的扎染服装春色绚烂,服装廓形简洁宽松为主,凸显扎染独特的色晕效果,在展现现代审美的同时不失传统纯朴的手工意韵。例如D&G、D二次方(DSQUARED2)、菲格拉慕(Salvatore Ferragamo)、蓝色情人(Blumarine)、宝姿1961(Ports1961)、普罗恩萨·施罗(Proenza Schouler)等品牌的T台秀场上,扎染服装都是现代审美下对于传统技艺的礼赞。而像德赖斯·范诺顿(Dries Van Noten)的扎染服装则是各国传统工艺的混搭,面料生产经过了多达六个国家以上的制作流程,扎染工艺采用印度特色的“伊卡特”,展现出设计师们对于不同国家手工艺发掘创新的热衷。2011年春夏的扎染服装依旧延续斑斓的色晕渐变效果,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通过丝绸渐变的扎染手法搭配层叠的堆积,仙气十足。到了2012年扎染服装设计更加轻松随意,2013年形式不断多样化,除了女装中的广泛应用,男装也开始融入扎染设计,比如三宅一生(Issey Miyake)春夏男装中将随性的扎染与休闲运动风格相结合,而2014年春夏系列中将扎染艺术与现代数码印花相结合的设计贯穿于整个系列设计,色彩更加丰富,服装款式更加多变,彻底打破人们对于传统扎染的陈旧观念。克雷格·格林(Craig Green)2014春夏男装彻底摆脱扎染的传统设计理念,将色彩及图案设计应用到极致,现代感十足。在2015年早春系列中,设计师们也都不约而同地采用扎染的手法表现轻松的度假风格,巴宝莉(Burberry)的渐层多色染让服装多了份淋湿伦敦街头的浪漫情怀;古琦(Gucci)将扎染与丹宁搭配,随性又不失个性;亚历山大·王(Alexander Wang)则通过不规则的扎染展现出女性不羁的率性气质。从近几年的流行趋势就可以看出,扎染工艺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欢迎,而且传统的扎染也逐渐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在传承中展现出个性化的时尚(图1-37)。

图1-37 扎染在不同时期品牌服装中的应用
欧美地区的扎染相较前几个国家而言发展历史最短暂,但无论是图形创意还是色彩搭配都是最具创新、最具有时代感的。现代文明的进程中让传统的扎染工艺与现代时尚潮流相碰撞,更在20世纪中期受到嬉皮士风潮的冲击创造出个性的嬉皮士扎染艺术(图1-38)。近年来的时装周上也不时出现抽象纹样的扎染时装作品(图1-39),可见扎染艺术已经回归潮流。

图1-38 个性嬉皮士风格扎染

图1-39 克雷格·格林(Craig Green)2014年作品

图1-40 扎染钱包(孟艺骞作品)

图1-41 赵凤阁、林茜作品
当代扎染制品涵盖了大部分人们的生活用品,包括服装、配饰、工艺品、家居品等(图1-40、图1-41)。扎染不仅注重时尚感更加注重实用性,在应用于生活的同时传递着艺术。
扎染艺术是选用图案的造型、色彩、肌理等设计语言去体现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整体美。扎染崇尚的是取材自然,回归自然的天然美,从制作流程就可看出扎染就是一种纯粹朴实的天人合一。扎染是将大自然的美通过智慧绽放在织物上,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顺应自然的循环,采用当季的植物制作最天然、最健康的艺术作品。扎染艺术表现出独特的浓郁民族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它创造了一种朴实、自然、精巧、雅致的审美格调,带给人们独特的艺术享受。返朴自然、追求个性,扎染艺术正符合时代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随着纺织材料的更新,新的染色工艺的应用将为扎染打开更为广阔的审美空间、市场空间和设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