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的练习

1.点的练习

扎染针法所形成的各种图形应满足图案设计的要求。图案设计中点是最基本的元素,可以感觉到大小、方向。单个的点不具备方向性,但具有灵活性。按照不同大小、虚实变化进行排列,能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扎染图案中点的运用也十分丰富,在面料上表现使用也多种多样。历代对于点的针法都有零星记录,巧妙运用点的特性使扎染设计生动活泼,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图2-11)。

图2-11 各种点的扎染图案实验效果

在平面设计中点往往具有吸引视线、起到提醒注意的作用。由点组成的面则具有更丰富、生动的特点。点大小的不同、有序排列会形成空间感、透视感,大小相同的点有序向左右或上下连续排列会产生线的感觉联想。在设计中需要注意点的构成形式,越小的物体越能给人点的感觉,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将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密集排列,多点根据不同组合形成点的集合,随之就会产生面的联想。

(1)扎染图案中点的运用及基本技法实验 如图2-12~图2-14所示,将面料沿对角线折叠找到中心点,用水消笔做记号,以中心点为参考点画出大小相同的方格图;然后根据图案中点的个数画成网状,每个焦点即是点的位置;图案中心狗脚花(蝴蝶花)的折叠方法;先将布料上下对折找到一个点;以一个点为中心,再左右扇形对折(共6层布);将扇形尖端向前弯折成倒三角状;针在尖端点从前向后刺入然后再从后面拉回刺入尖端点,两次穿线头尾都需穿过同一个点,两线在折痕上分列左右,注意两线间距,尽量做到视觉上的平衡(在大批量的生产中可用计算机辅助定位做标记)。右边布料对折覆盖住左边布料,将尖角向下对折后穿线绑紧;逐一缝好狗脚花(图2-15~图2-22)。

图2-12 点的设计稿

图2-13 折角找到中心点

图2-14 点画方格

图2-15 找到一个方格点

图2-16 将左边布料对折

图2-17 右边面料折叠盖住左边面料

图2-18 尖角向下折后穿线绑紧

图2-19 从中心点向外逐一缝

图2-20 边线缝好后效果

图2-21 染后未拆线效果

图2-22 传统狗脚花(蝴蝶花)染色后的效果

这种做点的方法要花费很多时间,每个点的扎结要求力度平均,一般要求设计者先练习绑紧的基本训练再进行实际操作。由于点的聚集破坏了面料原有的表面平滑效果,所成图案呈现出特殊不规则的肌理效果,非常受设计师们的喜爱。

在点类图案的设计制作中,可以借助不同的工具及防染技法形成各种形状的点,例如,绑小石子后用线缠紧,会形成大小不一、形状自然的圆点,并且圆点的边线会根据缠线的长度形成线迹纹理。又如使用夹板,形成的点则是夹板的形状,只是在夹染过程中通常将面料先折叠后夹紧,因此在色彩上会从内到外越来越深,形成渐变(图2-23~图2-25)。再如采用先画出形状后用针线缝好拉紧,形成的点则是预先设计好的图案形状。另外,还可以在点的排列方式上进行设计,例如图2-26所示为由中心向四周放射状排列的点图案,每一个点的大小是相同的,但由于排列方式的特殊能够形成图形中间大、四周小的视错感。而图2-27所示则选择了整齐稳定的平行重复排列,这种方式适用于单个图形组合成复杂精细的图案,具有强调突出的作用,同时在折叠面料时由两边向中间折叠,受上色深浅影响会产生渐变效果。

图2-23 用木夹将折叠后的布料等距离夹住

图2-24 染后晾晒效果

图2-25 将夹子取下后展开效果

图2-26 放射状的点

图2-27 平行排列的点

(2)采用夹染方式形成的点 采用夹板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制作速度快。设计师规划好了构图,应用面料的折叠重组关系合理选择夹扎工具(衣夹、自制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工具封染)夹住目标不上色部分。不足之处是因为折叠重组的关系,若面料过厚,则最厚处由于封染过多,图形无法呈现边缘对比清楚的轮廓线(图2-28、图2-29)。

图2-28 菱形夹板封染(魏晶晶作品)

图2-29 丽江当地传统的扎染方巾

图2-30所示为利用夹染形成的不同点的效果。这些点以块面状或波点状分布,不同的效果取决于所选防染工具。小型木夹对称夹住折叠后的面料,会出现方块状的小点;使用大型木板夹住的面料,染后留白部分则是木板的形状。从最后呈现的效果来看,用小型工具在高温高压后面料对比度是最好的,而选用大型工具在高压后面料对比要弱一些,这主要是传统纯手工扎结防染不足之处,但现代专业扎染机械化设备工具的发明逐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扎染前应结合经验设计染后效果,以便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技法。

图2-30 不同形式折叠夹染后效果

点的构成可以分为单点和多点两种。单点的形式具有集中视线的作用,其大小和位置对最终的视觉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多点可以遵循平面构成中的一般原理,由小到大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产生优美的韵律感;也可以让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视觉上留下线迹的美感;还可以把大小不同的点或疏或密地进行排列,以获得散点式渐变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