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线的练习
在几何学中,线是由点的移动轨迹形成的,主要强调的是其长度而不是宽度。设计中我们最常见的线由两种线形组成,分别是曲线和直线。曲线具有柔美感,让人感到无秩序的自由和舒缓,而直线刚硬,相对稳定,具有力量感。本书讨论设计中的线:同点的构成一样,线的形态可以是单线或复线、细线或宽线,具有分割块面、勾勒形象的特性。单线的形式具有集中视线的作用,复线易产生重复渐变的美感。线形按照一定的轨迹、方向排列,也可以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另外,不同的线形有不同的视觉感受。直线图形显得刚硬、单纯、富有张力,曲线图形则显得流畅、优雅、富于变化(图2-31)。
多组线的排列组合,也能产生多变的效果。疏密有致的线呈现出规律、统一的状态;由疏到密的线呈现出聚合、紧张的状态;由密到疏的线呈现出放松、平和的状态;纵横交错的线使人感到复杂、矛盾。线的组合能够形成面的视觉感受,线的方向、规律和渐变重复三组以上能够产生面的联想(图2-32)。

图2-31 各种线的扎染实验效果

图2-32 线与线迹
线是平面设计中的基本要素之一。线可以想象为点在空间中的运动轨迹。线条与点相比更具有流动性,更为流畅。与点强调位置与聚集不同,线更强调方向与外形。按不同距离、疏密变化排列的线,可以变换出不同的虚实透视视觉效果。将较为规范的线条排列做一些切换变化,可以产生出错觉化的线,给人以立体、不规则的感觉。
扎染图案中线的运用以及基本制作技法实验:图2-33线稿;图2-34将布料卷成条状后用线缠紧;图2-35染色后未拆线效果图;图2-36、图2-37为拆线后效果图;图2-38按圆的边线位置进行缠线;图2-39布料拆线展开图;图2-40将布料正反折叠成方块状后将木筷夹住用皮筋绑紧,染后展开见图2-41;图2-42将布料缠绕于木棍上用粗线绑紧;图2-43染后展开效果。

图2-33 线稿

图2-34 将面料卷成条状后用线缠紧

图2-35 染色后未拆线效果

图2-36 完成图

图2-37 细节图

图2-38 按圆的边线位置进行缠线

图2-39 面料拆线展开图

图2-40 将面料折叠,用木筷夹住用皮筋绑紧

图2-41 染后展图

图2-42 将面料缠于木棍上,用粗线绑紧

图2-43 染后展图
图2-44~图2-48所示为不同线迹的染色与肌理效果。其中,图2-45为面料对折后采用方形木筷进行夹染。图2-47为将面料折叠或包裹棍状物在内,然后用细线缠绕打结收紧,从而呈现出渐变色彩及流水线形的特点。图2-48对于线迹的设计更为复杂,先设计整体图案,再进行图案内部的缝线或捆扎,从而形成局部细节。

图2-44 不同线的表现

图2-45 直线效果

图2-46 曲线效果

图2-47 直线与曲线

图2-48 曲线与曲线
图2-49所示线形图案是先将中心的圆画出后再将边线缝好,周围的部分用十分密集的自上而下的平行线缝好,这种如同水纹的线迹形成必须要每根平行线的间隔不得大于1cm,间隔越小则留白部分越多,之后将所有的线抽紧打结,染后即可出现抽褶效果。图2-50所示则是将面料平整地缠绕于柱状物上,然后用线将面料缠绕绑紧。由于面料包裹,染色不均会出现由内而外的渐变效果,越接近捆绑物颜色越淡,而捆绑物横截面的直径就是色彩渐变的分割线,缠绕的线越密集则线形越不明显,留白部分越多。图2-51所示为将面料随意抓紧后用线缠绕捆绑,线缠绕得越密集则水纹效果越明显。图2-52所示为先将面料折叠后,两个夹板之间略微留出间隙,则染色过程中染料渗透会在留白图案之间形成线迹。

图2-49 缝扎形成的线

图2-50 捆绑形成的线

图2-51 乱扎形成的线

图2-52 夹染形成的线
在扎染艺术中线的运用非常普遍,而线的缝纫技法、扎结技法也有很多种类。缝线法是最古老的扎结工艺,主要是在预先规划好图案的位置及形状的面料上穿针走线,最后将线抽紧以起到防染的效果。缝线法运用灵活,适于表现较规则化的几何图案。缝线法按针法不同可分为平缝法和绕缝法。其中平缝法以其面料的折叠方式得出不同又可分为单层平缝和多层串缝。单层平缝是最基本的扎结工艺,在单层面料上绘制出图案,或单一的直线、曲线或复杂的几何图形,通过针线相同针距匀称的连续不间断的穿引图案,最终收紧缝线防染图案。此法制作的图案轮廓清晰,线条感强。多层串缝则以面料折叠层数的不同又可分为对折串缝、三折串缝和四折串缝。多层串缝适宜规律化重复的几何图案设计。绕缝法则是将面料折叠后在折线处按同一顺序方向穿绕针线,边绕边抽紧,最终将折痕卷起形成防染效果,绕缝法也可借鉴多层串缝的工艺理念,形成重复的几何图案效果(图2-53)。

图2-53 缝线法
平缝(单层面料平缝)实验:这是最简单的线扎结方法,也是最古老的扎染造型手法。在针线的选择上要与所选面料相协调。针距一般在0.5cm左右,要求针距均匀、细腻。平针缝可以是直线、曲线,也可以自由设计各种图案(图2-54、图2-55)。

图2-54 面料折叠平缝

图2-55 面料图案平缝
对于对称图案的设计,折叠平针缝既可以大大缩短工时又可以确保图案的对称性。一般分为对折平缝和多折平缝。
对折平缝实验步骤说明:准备一块厚薄适宜的面料,将其熨烫平整后对折;在面料的一侧画上设计的图案轨迹;一般针距为0.5cm左右或1cm左右(根据面料的厚薄适当调整),以平针法缝完后抽线扎紧;染色后晾干,拆线后整理(图2-56)。

图2-56 多折平缝
多折平缝实验步骤说明:准备一块轻薄的面料(真丝上选),将其熨烫平整后多次折;在面料的一侧画上设计的图案轨迹;针距为0.5cm左右(根据面料的厚薄适当调整),以平针法缝完后抽线扎紧;染色,晾干,拆线,后整理(图2-57~图2-59)。

图2-57 三折平针串缝

图2-58 四折平针串缝

图2-59 合下平针串缝
包边缝实验:包边缝就是将面料对折通过边绕线边抽紧,最后呈现出特殊的纹理(图2-60、图2-61)。

图2-60 单向绕针

图2-61 十字绕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