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配置与层次表现

3.色彩的配置与层次表现

在色彩识别中,纯度高的色彩与纯度低的色彩配置在一起,纯度高的色彩更鲜艳而纯度低的色彩则更暗浊成为两极分化。这时纯度高的色彩在视觉上有向前的倾向而表现积极性和突破感,而暗浊的色彩则会有退后视觉感受,是消极有隐藏之作用,这时色彩层次感和前后得以表现出来。设计中可以多练习色相、明度、纯度的对比,了解它们之间如何很好去配置,只有通过这样的学习才可以灵活考虑画面中的层次、前后、主次的关系,才能寻找它们在变化中的统一性。图3-11所示为学生用明度对比设计的玫红色系列靠枕。

图3-10 凯文·奥布莱恩(Kevin O'Brien)工作室扎染家居抱枕设计

图3-11 张良玉作品

扎染色彩大多是在明度对比下发展出来的,一般是两套色之间的对比,其中一套是白色。明度处理方面设计一件扎染作品时实际上是在做明度对比的练习,所以在色彩配置的明度关系中主要是合理安排好黑、白、灰之间的层次感关系,希望获得怎样的明度,是对比强烈还是对比相对温和主要还是取决于配置的合理性。白色的明度最高,黑色的明度最低,把它们放在一起会形成强烈明度对比。如果用蓝色和绿色明度相近的色彩配置在一起时画面的层次感和对比感显示较弱。由于染料中黄色到红色的彩度最为饱和,并且穿透力最强,它们比其他色彩更加鲜艳,视觉感更强(图3-12、图3-13)。

图3-12 大理丽江地区的扎染作品

图3-13 丽江地区的扎染作品

色彩设计中色彩的配置十分重要,其中包括色彩面积大小、色与色之间的比例关系等。不同的色彩会在色相上使人产生不同的情感,但色的喜好和人们在生活中的体会有直接关系。比如红色给人热情、豪放、革命、前进、夸张之感,相对应的实物有太阳、鲜血、红旗;蓝色给人稳重、冷静、缩小、向后之感,如大海、天空;绿色称为生命的色彩,如森林、田野,不同的色彩产生不同的感觉。比如我们用云南哈尼梯田的色彩作为灵感来源将各种不同的色彩放在一个纺织品设计上,自然就会产生色彩的层次(图3-14)。

图3-14 根据左图为灵感来源设计不同色彩配置的作品

在扎染设计中,由于它的不稳定性和偶然性,为达到设计者所需要的效果会选用不同的色彩感觉来进行处理,不同色相搭配在一起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产生不同色彩层次,这才能使图案深浅清晰。单色的扎染作品黑白分明、对比强烈,适合于表现细腻复杂的精美图案。色相中暖色与冷色之间、暖色与暖色之间的搭配将会产生出丰富多彩的层次,也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暗示。多色套染作品则蕴含更多可能性,表现同一色相不同明度的晕染意境或是表现不同色相不同纯度的缤纷色彩。

在色相环中,对比色配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邻近色给人视觉上、心理上以柔和平静之感。原创作品还要考虑设计色彩的位置、比例、大小和面积分配。而扎染色彩的单纯化,一般以一种颜色为主调,并占据画面大面积的位置,更多要考虑构图中色彩统一和谐的色调,主次分明,产生对比层次,使画面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

除了开始的设计构图外,最重要是染色,染色的历史变迁完全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生产事业与文化的典型代表。借着染色的发展除了可以看出民族的色彩特性之外,也是生活状况、社会系统的重要凭证。传统的染色事业随着合成染料的进展,也逐渐呈现没落的状态,取而代之的是机械量产的、人工合成的染色技术;传统的依水漂染、染房浸润等染色辉煌历史过程景象,只是在影视剧中看到,这种手工文化已慢慢消失于现代社会。历史上少数民族以植物、矿物染色提取配方一直被当作是秘方疏于保护且缺乏文字记录,这也加速了其凋零的速度。今天少数民族最具特色的服饰配色的原生态染色也逐渐被合成染料所侵袭。这些具有特色的民族服饰色彩的逐渐没落,令人惋惜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时代工业染织发展速度,若想传承必须提升传统染色技术,更要挖掘出传统手工扎染染出的沉稳色调和它独有的表现气息(图3-15、图3-16)。

图3-15 植物染料靛蓝草染色

图3-16 化学直接染料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