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百花园

知识百花园

海南岛位于我国大陆之南的南海中,是我国第二大岛,由山地、丘陵和台地构成,面积32200平方千米。其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平均气温25℃,又因为多雨,空气异常湿润,即使是暮秋寒冬,仍然和煦如春,一派生机。因此,成为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资源宝库,盛产橡胶、椰子、甘蔗、咖啡和香蕉、荔枝、菠萝等热带水果。这里的庄稼一年三熟,以栽种水稻为主。森林资源丰富,以出产优质热带木材著称,并从东南亚引进了面包树、猪油果、含笑花等经济作物。海南岛地下蕴藏有丰富的金、银、铜、铁、锡、锑、硫黄等矿藏。由于四面环海,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盐业也很发达,海南岛不愧为祖国南海中的一颗明珠。该岛不仅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而且历史也很悠久。据记载,早在公元前的西汉,就设置了珠崖郡,直到晋代珠崖才并入合浦;隋朝设琼山郡,后改为琼州,直到宋朝;元朝时改州郡为路,设琼州路;明朝洪武初年至清朝末年,改为琼州府;辛亥革命后,改为广东琼崖道,后又废道划入海南特别行政区。1912年4月,孙中山先生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后,广泛周游全国各地,接触许多各界知名人士。同年9月,他联合徐傅森、吴铁成及海南的林格兰、陈发檀、陈发英等社会名流,发起了海南建省的倡议。他说:“琼州则疏悬海外,当民国之最南,其海峡之最狭者,亦与内地口岸隔80里,万一不能关照,失去琼州,则高、廉、雷等府及广西太平等处大有危险。今为边防起见,宜将琼州另立一省。”并且从历史的实际情况出发,中山先生将海南岛与台湾进行了对比,“台湾一岛,其幅员与琼州相等。自日本经营之后,每年岁入数千万。倘琼州改设行省,数年经营之后,其收入必有可观,无庸疑也。”况且,“欧美诸小国,其面积不如琼州之广,人口不如琼州之多,尚自立为一国。以数百万之居民,十万方里之土地,而不能划为一省直隶中央者,断无是理。”因此,他便正式向当时的国家参议院与众议院提交了《琼州改设行政省理由书》,陈述了五个理由,即:为巩固海防;启发天然资源;发达该岛文化;有利于国内移民;有利对该岛的行政管理等,并在《新中国成立方略·实业计划》中,极力主张对海南采取特惠措施。遗憾的是,孙先生过早谢世,其海南建省方案也便束之高阁。

1950年4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作战,解放了海南岛,设立了海南行政区公署,为广东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成立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的议案,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为政权机关,仍属广东省人民政府管辖。为了进一步加速海南的开发建设,使之适应四化大业的需要,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海南省》和《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两个议案,批准海南省的建立,它由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及其海域组成。海南省人民政府于1988年4月26日正式挂牌宣告成立。

为纪念海南建省,也了却孙中山先生的一大夙愿,邮电部发行了这套邮票。设计者采用装饰性画法,将海南省地图用直线勾画出来,作为每枚邮票图案的外形轮廓,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海南名胜嵌在轮廓之内,右上角以海南岛形状的“海南建省”篆刻图章作点缀,使全套邮票充满海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