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百花园
纪,是地质学家对于地球历史的地质年代的划分。第四纪约从250万年前至今,它是地球发展历史的最新阶段,大冰期的多次发生和古脊椎动物的大量出现是第四纪的重要标志。
第四纪以前的第三纪时期,地球温暖湿润,气候波动很小。但到了第四纪时期,全球经历了多次剧烈的冷暖变化,两极出现了大冰盖,并且向外扩张,迫使全球气候带和生物带向赤道方向大规模迁移。距今1.8万年为最后一次冰期最盛时期,北大西洋海水温度降低18℃,西太平洋降低10℃,所以第四纪又称“冰河”时期。而最具有特殊意义的则是本纪初期出现了与现代人类有亲缘关系的人类祖先,如北京猿人、尼安德特人、克罗马农人等,从此混沌蒙昧的世界被注入了智慧之光,故此纪也被称为“灵生纪”。第四纪形成的地层称“第四系”,它所形成的沉积物分布极广,并处在不断运动之中,如平原中的土壤、沙漠里的沙丘、河流中的泥沙、黄土高原的黄土、海洋中的化学积淀和生物积淀等。这些沉积物中有许多矿物,如金、金刚石、钾盐、硼砂等,对于当代科技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第四纪地壳运动和现代地质作用亦在随时改变着人类生存的环境,如地震、火山、滑坡、洪水、海啸、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过程,以及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海水倒灌等缓慢地质变化,都给人类带来威胁和灾害,再加上人类自身的破坏和自身生存的需要,而使地球上森林面积缩小、草场遭到破坏、土壤肥力降低、淡水资源匮乏、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以及两极冰盖融化、全球海面上升等,使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化。因此对第四纪的研究,迫在眉睫,极为重要,已成为全球科学家的当务之急。
1991年8月2日至9日,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第13届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INQUA成立63年以来第一次在中国、也是首次在亚洲举行的大会。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和陪同人员1100人参加了会议,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当选为本届大会主席。大会将“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作为中心议题,共同探讨了保护全球环境的有效措施。
为庆祝这次大会的召开,邮电部发行了这套纪念邮票。画面以北京猿人头盖骨复原头像为主图,以猛犸象和古犀牛为中景,而把它们置于喜马拉雅山冰川的整体景观中,从而对第四纪做了特征性的描述。邮票右上方为INQUA会徽和本届大会标志,使画面更具艺术性与科学性。人类学家认为,人类最直接的祖先是生活在距今约1.4万年的拉玛古猿,在我国云南省的开远县和禄丰县,都曾发现过拉玛古猿的化石。因此,中国同印度、东非并列为人类祖先最早的故乡。拉玛古猿已能站立行走,使用天然棍棒和石块猎取食物,但还不会制造工具。到距今大约二三百万年以前,即第四纪前后,才出现了会制造工具的人。这种人在体貌上还保留了许多古猿的特征,所以被称为猿人。在我国发掘出来的猿人化石,有“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在云南元谋县发现的“元谋人”,生活在170万年以前,不仅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人类,也是亚洲迄今发现的最早人类。在陕西蓝田发现的“蓝田人”,距今约110万年。而“北京猿人”,则距今约50万年。1929年12月,我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在北京西南郊周口店龙骨山北坡的一个大岩洞中,发现了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轰动了世界。其头骨形状为:前额低平,沿着眼眶上沿,有两个互相连接的粗大眉骨;脑壳很厚,头盖下大上小;下巴向外伸出好多;而其上肢骨已经具有现代人的形状了,说明“北京人”已经用双手劳动,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了。经过几十年的发掘,已出土40多具“北京人”的遗骨,及10多万件石器、骨器、角器,并发现了深达6米的灰烬,内有许多鱼骨、兽骨及植物种子。“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处于原始的乱婚状态,这也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原始人群阶段。邮票画面即是这种“北京人”的形象。大约又经过二三十万年的漫长岁月,我们的祖先从猿人进入“古人”阶段。现在我们发现的“古人”化石有:广东韶关马坝乡的“马坝人”,湖北长阳县的“长阳人”,山西襄汾县丁村的“丁村人”等。这些“古人”的体态比“北京人”更接近于现代人类,如“马坝人”的头骨已经比猿人薄,前额也比猿人饱满了;“长阳人”的上颌骨不像猿人那样向前突出了;“丁村人”牙齿的某些特点,已经接近现代蒙古人种了。而到了距今约四五万年的时候,“古人”又发展到“新人”阶段,在我国已发现的“新人”化石有:广西柳江的“柳江人”,四川资阳的“资阳人”,内蒙古河套地区的“河套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的“山顶洞人”等。“新人”已基本上没有了猿人的特征,而十分接近现代人了。“新人”制作的工具,种类多,式样新,分工细,如“河套人”的刮削器就有双刃的、圆刃的和凸刃的,还出现了球状投掷器。特别是这时已发现了石镞,说明“新人”已发明了弓箭,这是“猿人”、“古人”都没有的武器。各样的装饰品也在这时出现了。“新人”中的“山顶洞人”,已经发现了人工取火的遗迹,人类学家研究证明,到了“山顶洞人”时代,我国已进入氏族社会的母系社会阶段了。以上可以充分表明,我们的祖国是人类祖先的最早发源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