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高的孩子更自律
善于思考的青少年朋友会发现生活中,许多人总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为了既定目标,我们需要在一个时间段内把最大的精力投入到合适的地方去,而这个过程要求保持高度自律,同时对其他的选择说“不”。大部分低情商的人提到自律,总是有一种厌恶,这意味着没有自由。其实,在高情商的人看来,自律是自由的。
富兰克林博学多才,他是科学家、作家、外交家、发明家、画家和哲学家;他自修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并引导美国走上独立之路。他制作了一本小册子,每一页写上一种美德的名称。每一页上用红墨水笔画出7直行,一星期中每一天占一行,每一行上端注明代表星期几的一个字母。再用红线将直行划分成13个横格,在每一个横格的左边注明代表每一种美德的第一个字母。每天他检查自己在哪一方面有过失,便在那一天该项德行的横格内打上一个小黑点。
富兰克林决定每一个星期对某一种德行给予特别密切的注意,预防有关方面的极其微小的过失。这样,“在几个循环之后,在13个星期的逐日检查后,我会愉快地看到一本干净的册子了”。
在知乎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根本轮不到去拼智商。事实上,自律才是成功的敲门砖。所有成功的人都非常聪明吗?当然不是,智商极高和极低的人均是少数,智力中等或接近中等的约占全部人口的80%。而成功人士身上有一种共同的优秀品质,即超强的自律能力。
1.正确认识自己
养成自律的习惯,需要正确认识自己,需要确定什么行为最好地反映你的目标和价值,这个过程就需要自省和自我分析,做一个准确的自我认识。
2.自我意识的觉醒
如果你每天浑浑噩噩,甚至不知道该干什么,又如何会养成自律的习惯呢。自律比较花时间,但需要我们意识到自己不自律的行为。
3.内心暗示
当自律遭受挑战的时候,需要给自己一些内心暗示,鼓励自己并让自己放心。提醒自己:自律的代价总是要比后悔的代价低的。牢记这句话,每当不自律的时候提醒自己,这会改变你的生活。
小贴士
孩子们,自律并不是一种精神上的枷锁和镣铐,而是一种寻求内心平衡的最佳方式。或许你觉得自律的生活非常无趣,其实并非如此,自律的高情商者更容易沉下心来看这个世界,然后进行冷静的思考。他们对世界、生命、自我有更丰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