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抱怨,请积极行动
英国著名作家奥利弗·哥尔德斯密斯曾说:“与抱怨的嘴唇相比,你的行动是一位更好的布道师。”与其抱怨,不如从此刻开始行动。面对生活里的一丁点儿不如意,很多少年都会选择抱怨,不停地抱怨,抱怨父母不理解,抱怨社会太现实,抱怨朋友的欺骗,于是,抱怨成为了一种习惯,然而,那些不如意的、麻烦的事情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自己的情绪反而因为抱怨而陷入了恶性循环,这就是抱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关键的是,我们自己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天所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抱怨这样或那样,这些情绪会逐渐导致负面的改变。对此,心理学家认为,学会关注他人、尊重他人,为其提供礼貌、周到的服务,则会造成积极的改变。所以,青少年朋友们请停止抱怨,将这样一种怨气付诸实际行动,从此刻开始改变吧!
什么是抱怨呢?有人说这是一种宣泄,一种心理平衡,似乎抱怨可以将那些不如意的事情发泄出来。每天,每个人可能都会面对许多不如意的事情,如果只是一时的抱怨,这还可以接受,但是有时候抱怨久了就会形成习惯,而抱怨的根源是对现实的不满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不如意,我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接受,要么改变。
阿尔伯特·哈伯德曾说:“如果你犯了一个错误,这个世界或许会原谅你,但如果你未做任何行动,这个世界甚至自己都不会原谅你自己。”抱怨,它只是一种语言而不是行动,当一个人过多地被语言困扰的时候,他会失去行动力。当然,将抱怨转化为动力,我们还需要拥有广阔的胸襟,只有看透了抱怨的实质,我们才能将怨气化为动力。
从前,在魏国东门有个姓吴的人,他的独生儿子死了,可是,他看起来也一点都不伤心,每天仍早出劳作,快乐自在。有人对此感到不解:“你的爱子死了,永远也见不着了,难道你一点也不悲伤吗?”那位姓吴的人却回答说:“我本来没有儿子,后来生了儿子,如今儿子死了,不是正和我以前没有儿子时一样吗?每天那些农活依然是我的工作,我又何必去忧伤呢?花费时间去伤心,不如将这样的精力投入到实际行动中来。”
小贴士
抱怨成了接受事实的一个阻碍,我们总是想到:这件事对我是不公平的,这样的事情怎么会发生在我的身上呢?我怎么能接受这样的事情呢?所以,一种强烈的倾诉欲望开始萌发,我要去对别人诉说,以此证明我的无辜和委屈,于是,在我们抱怨的时候,我们已经失去了去改变这件事情的机会。那么,当我们无休止抱怨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比抱怨更好的解决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