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运输和储存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意义
化肥商品的包装、运输和储存,是化肥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包装是维护商品质量、减少损耗的保证条件;及时、准确地运输是化肥生产和适时供应的重要环节;储存与养护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措施。
(一)有利于维护商品质量,减少损耗
化肥商品的包装是化肥生产的延续。化肥经过包装以后,生产过程才算完结,才具备进入流通和消费领域的条件。
化肥是一种化工产品,在流通过程中,要经过购进、运输、储存和销售诸环节。在这些环节中,由于外界条件的影响,化肥商品要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如大多数化肥商品遇水会溶解流失;有的品种受热易分解挥发。这些变化,虽然是化肥商品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所决定的,但与商品包装材料质量的好坏、包装操作技术的高低有密切关系。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保持包装物的完好无损,就可以防止或减少外界因素对化肥商品的不利影响,减少运输、储存和销售中的损失和困难。因此,合理而完整的包装是维护化肥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物质条件,对于维护商品质量,实现化肥的使用价值,是有重要的意义。
(二)有利于保障化肥的正常生产和适时供应
化肥商品的特点是常年生产、季节使用;集中生产;分散消费。为了解决季节矛盾和地区矛盾,只有借助于运输工具实现其在空间上的转移和借助于储存条件解决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矛盾。前者就是商品的运输。只有通过商品运输,才能实现地区之间的转移。后者就是商品的储存,合理储存一定数量的化肥,才能维持商品的正常周转与流通。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做到适时供应,不违农时,支援农业生产。
只要有化肥商品的生产,就要有化肥商品的运输。化肥商品生产越发展,市场需求越大,要求越迫切,化肥商品的运输就越是重要。
搞好化肥商品运输工作,必须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指导下,按照“及时、准确、安全、经济”的运输原则来进行。
(三)有利于降低费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商品的储存是在化肥商品离开生产领域但尚未进入消费过程之前在商品流通阶段形成的“停滞状态”。马克思指出:“没有商品储备,就不能有商品流通。”可以看出,化肥商品的储存是商品流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商品流通不中断的必要条件。
化肥是量大而笨重的商品。从工厂经过商品流通环节,再送到消费地,所支付的流通费用是相当可观的。其中运输装卸搬运费约占60%,仓储保管费占20%左右。这些费用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成果的好坏,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化肥商品经营部门要大力开展合理运输,搞好商品养护,节约流通费用,不断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为企业增加合理利润,为国家积累更多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