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苗期

一、苗期

豆类蔬菜在冬春季蔬菜育苗过程中,苗期主要发生的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炭疽病和沤根;在夏秋季蔬菜育苗过程中,苗期主要发生的病害有病毒病、炭疽病、菌核病和热害,苗期虫害主要有蚜虫及地下害虫(蛴螬、小地老虎等)。

只有采取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措施,才能真正控制苗期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目前通常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1.苗床地的选择

苗床地应选择地势高、排水通畅、土质疏松肥沃的无病地块。冬春季育苗苗床最好避风向阳,夏秋季蔬菜育苗和南菜北运基地育苗苗床最好选择易通风散热的地块。

2.苗床土和肥料的选择

床土最好选用无病新土,旧床土或旧菜园土很可能带菌,通常应进行床土消毒,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方法是每平方米苗床施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 g,对细土5 kg 拌匀,施药前苗床先浇底水,一次性浇透,水渗下后,取1/3 充分拌匀的药土撒于畦面,播种后将其余2/3 药土盖在种子上面,种子夹在药土中间。此法对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有很好的防效。

3.种子消毒

用种子量0.1%的60%多菌灵盐酸盐超微粉液浸种50~60 min,捞出后冲洗干净催芽,有利于出苗及防止苗期菌核病和炭疽病;用种子量0.4%的克菌丹拌种可预防猝倒病和立枯病。

4.加强苗床管理

夏秋季提倡防虫、遮阳、避雨育苗,尽量减少育苗过程中遭受的不良天气的影响,同时要便于科学管理。冬春季育苗应采取防冻保温措施,适时揭盖覆盖物,降低土壤湿度。加强苗床检查,发现病毒病、灰霉病、菌核病、立枯病、零星病株时应及时去除,通过减少菌源达到控制病害蔓延的目的。

5.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15%恶霉灵水剂400 倍液、40%达科灵悬浮剂500 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60%多菌灵盐酸盐超微粉600 倍液,晴天上午喷雾对猝倒病和炭疽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58%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喷雾,对苗期立枯病防治效果较好,喷药时应注意喷幼苗的茎基部。对苗期灰霉病和菌核病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或3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晴天上午喷雾效果较好。15%腐霉利烟剂250 g/亩对猝倒病、立枯病防治效果较好。视病情药剂均7~10 d 喷1 次,连续2~3 次。

防治蚜虫是预防病毒病发生的关键措施,目前防蚜较好的药剂有90%万灵可溶性粉剂2000 倍液、10%除尽悬浮剂2000 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喷雾,7~14 d 喷1 次,连续2~3 次。

地下害虫的防治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200~250 g,加水10 倍喷于25~30 kg 细土上拌匀制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或将该毒土撒于种沟或地面,随即耕翻或混入厩肥中施用;或用3%呋喃丹颗粒剂、5%辛硫磷颗粒剂、15%毒死蜱颗粒剂1.2~1.6 kg 或5%地亚农颗粒剂每亩2.5~3 kg 处理土壤。也可以喷洒48%毒死蜱乳油600 倍液、50%辛硫磷乳油800 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