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施肥方法

二、施肥方法

基肥是指播种或定植前结合耕作施入的肥料,它供给作物整个生长期所需要的养分。一般基肥的施用量较大,多以有机肥为主。基肥的施用方法很多,如撒施、条施、沟施等。

种子肥料是指播种同时施用的肥料。它可以提供作物生长初期所需的营养,改善土壤环境并为幼苗生长创造良好条件。种肥的施用方法有条施、穴施、拌种盖施种肥和蘸秧根等多种施肥方法。拌种施肥由于肥料和种子接触较紧,必须防止肥料对种子的不良影响。

追肥是在作物生长发育期中所施的肥料,它能补充基肥和种肥的不足,及时供应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养分。它对提高产品的品质、促进增产,都有较好的作用。常用的施肥方法有撒施、穴施、随水灌施及根外追肥。

(一)深层施肥法

这一措施不论是对旱地还是对水田都是保肥增产的关键。目前,化肥常用的深施方法有3 种。

1.基肥深施

各种化肥都可以作基肥深施在土壤中,旱地可以结合犁地,边施边耕,然后耙细整平。水田在犁田后,随即灌浅水施肥,进行耕耙平整,可以防止氨在土壤中进行硝化、反硝化作用及硝态氮的淋失。实验证明,一般作物基肥深施可比地面撒施增产10%以上。

2.种肥底施

在土壤湿度高的条件下播种之前,可以在干燥的田间(如小麦、高粱、玉米、小米)施肥或浓缩,使其结实,使种子靠近肥料,而不接触肥料。氮肥也可和腐熟了的有机肥或磷肥同时作种肥,开沟深施。

3.追肥沟施或穴施

对小麦、谷子、玉米、棉花等旱地作物追肥硝铵、氨水和尿素等化肥,要沟施或穴施后覆土或用耘锄施肥器、氨水耧、液肥深施器等把氮肥施入10 cm 以下的土层中。

(二)制成颗粒肥料施用

这是一种把粉状肥加工成球状或颗粒状后,再进行深施的方法。氮肥和磷肥中的一些品种,制成粒状施用,可显著提高利用率。

球肥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粒状肥。它是将追肥用的各种化肥与腐熟的农家肥料或泥土混拌均匀,加工制成球状、粒状或块状的肥料。其好处是将粉状化肥压实成球状,与土壤接触面积小,在土壤溶解缓慢,不易硝化流失,可使农作物长时间地吸收利用这些养分。

(三)肥料的混合与配合施用

各种作物及作物的不同生育期,需要的养分种类、数量和比例不同。单一肥料的施用往往不能满足农作物的需要,因此在上述施肥方法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要合理地配合肥料,不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产量,而且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节省劳动力并降低成本。

1.混合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使作物获得多种比例适当的养分。

(2)取长补短,使肥料更好地发挥作用。

(3)节省劳力,便于施用。2 种肥料合理混合一次施用,可以节省劳力。但混合后不能使肥料性质变坏,影响施用。

2.肥料混合的3 种情况

(1)可以混合。2种肥料混合后,不但没有肥分损失,而且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2)不可以混合。有些肥料混合后会引起养分的损失,肥效降低。

(3)可以暂时混合,但是不能长时间存储。有些肥料混合后,长期存放,会损失养分,使肥料的物理性质变坏。

3.生产上常采用肥料混施和配施的类型

(1)氮、磷、钾配合施用。

作物需多种营养元素,而氮、磷、钾又是三要素,三者合理施用,使作物得到多种养分的平衡供应,生长良好,这样,不但能提高作物产量,而且可以提高肥效。

(2)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

长期、大量、单一施用化肥,会引起土壤板结、变酸和提高土壤中的盐分等,使土质变差。但是,有机肥具有有机质丰富、养分种类齐全、养分含量低、肥料供应强度弱、肥料利用率高等特点。所以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可各展其长,互补其短,充分发挥各自的肥效。

(3)迟效性肥料与速效性肥料配合施用。

(4)大量元素同微量元素配合施用。

(5)配合肥料增效剂施用。

(四)灌溉施肥

灌溉和施肥是将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并与灌溉水一起施用于土壤。灌溉施肥包括喷灌施肥和滴灌施肥。其优点如下:

(1)溶液状肥料可以快速渗入根部区域,并可以被农作物快速吸收和利用。同时,一些营养素通过叶子被植物吸收。

(2)它可以多次施肥,以满足作物的营养需求,并防止大量施肥对作物的危害和肥料的大量流失,从而节省了肥料。

(3)减少机械通过田间的次数,从而减少对耕层土壤的破坏。

(4)对于不能进行普通撒施的高秆作物,可以进行施肥,减少作物的机械损失。

(5)节约施肥时的耗费,降低成本。

适合于灌溉施肥的肥料主要是氮肥。

(五)叶面喷施法

喷施叶面肥时候要均匀、细致,要求雾滴细小,喷洒均匀,尤其要注意喷洒生长旺盛的上部叶片和叶子的背面,新叶比老叶、叶片背面比正面吸收养分的速度快,吸收能力强。特别是桃、梨、柿子、苹果等果树,叶片角质层正面比背面厚3~4 倍,更应该注意洒叶片的背面,以利于吸收。因此喷叶面肥时候,叶子的正反两面都要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