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贫爱富”主题
2025年09月28日
二、“嫌贫爱富”主题
人在社会上生存,以物质资料为第一基础。物质条件的优越,直接影响着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在封建婚姻方面,物质条件成为第一重要因素。“旧时的婚娶,完全以家庭为准则,有产业的人,是不患无妻的。”“父母对于子女的婚娶问题,有作为商品的趋势。因为男家或女家富豪,而忽视对方的老病残废的事是常有的。”“家庭的豪富,是有时间性的,不幸而某一方因故贫寒,而以财产为基础的男女婚约就动摇了,这种情形,在中国则很平常。”[2]中国封建时代讲究指腹为婚,从男女小时候订婚到结婚,有很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变故就有可能发生,或是贬官回乡,或是家中遭灾,也有巨贾生意赔本,男女双方已经不再“门当户对”。这时就会出现典型的封建家长“嫌贫爱富”的心理,并且通常是女方家长嫌弃落魄的“准女婿”。在唱书中,未婚女性的形象往往是崇高、善良的,她们在男方落魄后,并不会像自己的父母那样嫌弃对方而主动退婚,反而是更加坚定,非对方不嫁。这种“嫌贫爱富”的不公现象也不会持续很久,最后往往以男方求取到功名后成婚、阖家团圆为结局,这说明封建社会中,民众并不是从心理上能够接受这种“非难”,他们不希望有“嫌贫爱富”的事情发生,但是又左右不了社会,所以,寄希望于女方坚守且男方发迹来解决这一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