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行业体制改革的趋势
2025年09月26日
三、气象服务行业体制改革的趋势
我国气象服务领域长期存在着辅助性产品和个性化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如零点调查公司指出,公众的辅助性需求有待进一步满足,如生活气象提示、增值气象服务、气象科普培训、特殊灾害性气象预报、长期天气预报等[4]。另外,针对新载体的气象信息产品的供给也不足,需要进一步挖掘[5]。气象服务产品供给不足,一方面可能由于财政投资不足,但更多的原因在于供给机制上存在着问题,其关键在于气象行业的体制需要进行改革。对此我们有以下几点基本建议:
(1)气象服务产品并非都是纯公共产品,存在着纯公共产品、俱乐部产品、公共资源及私人产品等类别。不同类别的气象服务产品应有不同的供给方式。
(2)对于公共产品的供给,政府气象部门并非同时是提供者和生产者。政府也可以是部分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而其他私人部门为生产者。政府气象部门应当从没有必要称为生产者的领域中退出来,如部分俱乐部产品和公共资源的供给。
(3)应积极鼓励、扶持私营气象部门的发展,鼓励私营气象部门开发和营运精细化的私人气象服务产品,满足顾客更深入、更广泛的需求,提高消费者福利。
(4)同时,应设计激励机制和政策手段,引导私营气象部门或组织参与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形成政府安排、私人生产的局面,弥补政府气象部门生产效率较低的弊端。
(5)待私有部门成长后,可试用合同承包、特许经营、政府补助等多种制度方案,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气象服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