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负责,不为懒惰找借口

对自己负责,不为懒惰找借口

其实我认为成功与不成功之间的距离,并不如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是一道巨大的鸿沟。成功与不成功只差别在一些小小的动作:每天花5分钟阅读、多打一个电话、多努力一点、在适当时机的一个表示、表演上多费一点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实验室中多实验一次。

好莱坞演员阿诺德·施瓦辛格少年时代身材瘦削,但他下决心练习举重运动。每周去当地的体育馆3次,每天晚上还要在家里训练几小时,直到筋疲力尽为止。后来,这位前健身冠军成了电影史上票房收入最高的演员,也是娱乐业中最富的人之一。

◎多费一点时间,多下一番功夫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这其中包含着有志气,有决心,有毅力,有善于捕捉时机的智慧,有创造时机、操纵环境的才干,等等。

真正的成功决不是侥幸可以得到的。也就因为这个缘故,我们可以相信,失败也绝不是命运。有许多人把自己的失败归罪于命运,其实,如果我们肯冷静地观察,就可发现,命运是操纵在自己手里;坚强的人不会因为环境的不利就丧失了斗志,只有那些优柔寡断的人才在外力的阻挡之下低头退缩,改变了自己的志愿。

大学时代,默克曾在市中心豪华地段的“大卫·安吉拉”餐厅工作。一般的甜点,他们都是向供货商买冷冻的成品,融化之后再端出去,就好像是新鲜的。不过,他们却确实亲手烘焙他们自己的巧克力酥,这是利用家庭秘方配上特殊技巧做成的,然后放置在白色的盘子里,再撒些木莓片与巧克力糖浆。默克在那边工作的时候,便学会了如何做这道甜点。默克结婚以后,妻子凯西琳就把他赶出厨房,她说是因为他从来不善后,不过默克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他做的巧克力酥令她颜面无光。

有一天,默克去美容院接凯西琳,默克在等待的时候,随意翻翻桌上的杂志。那儿没有默克最喜欢的户外活动的杂志,因此,他挑了一本有关烹饪的书,开始一页页翻看着。在翻阅的过程中,默克无意中看到制作巧克力布丁的食谱。是的,巧克力布丁——不是速成那种,是家庭烹制那种。默克盯着食谱,意识到上面所列出的成分和自己在餐厅所作的巧克力酥一模一样——唯一有区别的地方,是材料混合的时间和方式,以及摆列端出的花样不同罢了。

默克感慨道:人生多么像美食,上天施予我们的材料与别人的是完全相同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将材料混合在一起——细节、时间和外观——于是,结果才各有千秋。有些人只做出了布丁;而有些人只是多费点时间,多下一点功夫,巧妙地展示他们的成果,便造就了不凡的成品。

有些人越走离他的目标越远,是因为他的舵把不稳,所以只能随着潮水的冲击,跟着风向的吹动,忽东忽西,忽前忽后。他没有坚决地朝自己的目标行进的魄力,一生在迁就环境。结果,他就被环境淹没、沉落下去了!

这不也是一个悲剧吗?可是,我们随处都可以见到这种悲剧的主角。生活中很多人90%的时间只是在混日子。大多数人的生活层次只停留在:为吃饭而吃、为搭公车而搭、为工作而工作、为了回家而回家。他们从一个地方逛到另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却很少有时间从事自己真正想完成的目标。就这样,一直到老死。

◎努力者才能达到顶峰

曾经有位名人说过:“努力比天赋更重要。”这句话对很多生活中于自身各种条件感到遗憾的人很有启示作用。

在任何领域奋斗,抱负和动力都不可少。不过,达到顶峰者并不一定是天资最佳的人,而是肯下苦功夫的勤奋的少数人,他们工作努力,并且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爱尔兰有位作家叫布朗,一生下来就患了瘫痪症,到5岁时还不能走路、不会说话,头部、身体、双手和右脚都不能动弹。

5岁那年的一天,他妹妹用粉笔写字,他从中受到启发,从而伸出左脚将粉笔夹住,在地上勾画起来,一年后他学会了26个英文字母。从此母亲教他读书认字。后来他以坚韧的毅力学会了用左脚打字、画画,并开始作文和写诗。他把打字机放在地上,用左脚打字、上纸、下纸和整理稿纸。每打一张不知要消耗多少精力和时间。

21岁时,他终于出版了第一部自传体小说《我的左脚》;16年后,他又出版了另一部小说《生不逢时》,成为国际畅销书,15个国家出版了他的著作,还改编成了电影。在他48年的短暂生涯中,他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5部长篇和3部诗集,这些都是用一只左脚的脚趾打成的。

布朗这位令人感动的作家算是真正找到了自己,发挥了自己仅能动的一只脚的优势,从而铸就了辉煌的人生。

面对残疾,有的人被打垮,自暴自弃,注定是悲惨的一生;而有的人却自强不息,积极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勤奋努力,克服重重障碍,为自己创造辉煌的人生。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进取与成才,环境、机遇、天赋、学识等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依赖于自身的勤奋与努力。

◎平庸者能成功,聪明者却失败

我们常看见一些人,他们有天赋的聪明和才气。在别人看来,他是可能有点成就的,他自己当初也以为是可以有点成就的。可是到后来,其中有的人青云直上,发挥了自己的专长,而有的人却在生活的琐碎中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

研究发现,失败的人都很懒散,他们以为来日方长,反正有的是时间,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总不会不成功的。可是,懒散会成为习惯,他们慢慢地安于懒散逸乐的生活,而他们的那点可贵的天赋就在弃置不用之下生锈或发霉了。当别人还不免为他可惜的时候,他自己却早已忘记自己是可能有所成就的了。

所以想要成大事的人,必须勤奋地去劳动,世上无不劳而获的东西。正是因为勤奋努力,比别人付出得更多,才会让你更容易把握住机会,将来也会在各个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赢得精彩的人生。

被誉为“钢铁大王”的安德鲁·卡内基就是凭借勤奋努力出人头地的楷模。为了给父母分忧,安德鲁·卡内基10岁的时候进了一家纺织厂当童工,周薪只有1.2美元。后来,他又干起了挣钱稍多一点的工作:烧锅炉和在油池里浸纱管。油池里的气味令人作呕,灼热的锅炉使他汗流浃背,但卡内基还是咬着牙坚持干下去。当然,他并不甘心如此潦倒一生,而是奋发图强,积极进取。

卡内基在白天劳累一天后,晚上还参加夜校学习,课程是复式记账法会计,每周3次。这段时期他所学的复式会计知识,成了他后来建立巨大的钢铁王国并使之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1849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卡内基上完课回家,父亲告诉他,匹兹堡市的大卫电报公司需要一个送电报的信差。他立刻意识到,机会来了。

第二天一早,卡内基穿上崭新的衣服和皮鞋,与父亲一起来到电报公司门前。他突然停下脚步,对父亲说:“我想一个人单独进去面试,您就在外面等我吧!”原来,他担心自己与父亲并排面谈时,会显得个子矮小;同时,他也怕父亲讲话不得体,会冲撞了老板大卫先生,从而失去这个难得的机会。

于是,他单独一人上到二楼面试。大卫先生打量了一番这个矮个头、高鼻梁的苏格兰少年,问道:“匹兹堡市区的街道,你熟悉吗?”

卡内基语气坚定地回答:“不熟,但我保证在一个星期内熟悉匹兹堡的全部街道。”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个子虽小,但比别人跑得快,这一点请您放心。”

大卫先生满意地笑了:“周薪2.5美元,从现在起就开始上班吧!”就这样,卡内基谋得这个差事,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这时,他年仅14岁。在短短一星期内,身着绿色制服的卡内基实现了面试时许下的诺言,熟悉了匹兹堡的大街小巷。两星期之后,他连郊区路径也了如指掌。他个头小,但腿很勤,很快在公司上下获得一致好评。一年后,他已升为管理信差的负责人。

卡内基每天都提早一小时到达公司,打扫完房间后,他就悄悄跑到电报房学习打电报。他非常珍惜这个秘密的学习机会,日复一日地坚持着,很快就熟练掌握了收发电报的技术。后来他被提升,成了电报公司里首屈一指的优秀电报员。

当年的匹兹堡不仅是美国的交通枢纽,而且是物资集散中心和工业中心。电报作为先进的通信工具,在这座实业家云集的城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努力,卡内基熟悉了每一家公司的名称和特点,了解各公司间的经济关系及业务往来。日积月累之中,他熟读了这无形的“商业百科全书”,这使他在日后的事业中获益匪浅。因此,卡内基在回顾这段经历时,称之为“爬上人生阶梯的第一步”。

有些人辜负了他自己优越的天赋,是因为他太聪明。他看不起埋头苦干的人,笑那些想走上成功之路的人们是傻瓜。你也看到过笑人们是傻瓜的聪明人吗?在这些聪明人的脑子里想来:一样是拿薪水,一样吃饭穿衣,娶妻生子,少付出一些力气,老板也不会骂我,更不会开除我,你们那样兢兢业业,又是何苦来呢?可是,他不知道,我们对上司交代容易,维持生活也绝不困难,而怎样才能向自己的生命交代,才是我们一生中最大的责任和最大的课题。

不要做聪明的傻瓜!在一部电影里,有一句对白说“苦干近乎愚蠢”。可是,到后来证明,只有近乎愚蠢的苦干的人才能拯救他们自己和别人,假如你有聪明的天赋,千万也要有点近乎愚蠢的干劲。只有傻干、苦练的人才可以真正显出他的聪明!

成功的人很明白,没有人能一步登天。真正使他们出类拔萃的,是他们一步接一步地往前迈进,不管路途多么崎岖,他们都会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