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折磨你的人

感谢折磨你的人

这个世界到处都有出色的人,不能否认的是,这个世界上也有无赖、骗子、小偷、笨蛋等各式各样邪恶的人。人生活在这世界上,几乎不可避免地会遇见不靠普的人。只有拥有成熟人格的人才会明白,片面地看待世界并不能看清整个世界;偶尔几只苍蝇不会使整个人类世界受到干扰。

有时,我们的态度和表现会刺激别人的品行和行为,我们却会因此而变得满腹质疑,然后总结说:“世界上没一个好人。”

但是,当今社会也存在这样的一类人,他们并不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他们总是觉得自己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别人给他们的也是理所当然的。诸如,生活中他们认为父母给予他们物质上的享受以及精神上的关爱本就是应该的,他们对此没有一点感激之情,相反当父母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要求时会振振有词地数落一番。在工作中间,这类人对自己的工作也一点都不会珍惜,从来不会感激公司给自己提供这个就业机会的意思,恰恰相反甚至觉得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自己到那儿都一样。我想,怀有这样思想的人将很难融入到这个社会中去,这样的人也将很难取得成功。

◎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实质上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通常我们认为对看似应该的事情心存感激,对帮助自己的人心存感激,这就是一种感恩之心。你必须要知道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应该为你做什么,如果别人为你做了,你就应该心怀感激。否则,没有感恩之心是永远也不会受人欢迎的,这样的人永远也不会快乐。当然,当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当然,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受人欢迎。

其实我们都希望别人能够对你的付出作出回应,也就是希望别人能够对你感恩戴德,然而忘记恩情实际上是人类的天性。英国的约翰逊博士曾经说过:“感恩是那些有教养的人才有的美德,你不要去指望从普通人的身上找到。”可见,如果你苛求别人的感恩,那么你就犯了一个很常识性的、一般性的错误,因为你真的太不了解人性了。

对于一个人来说,什么样的恩情能比拯救他的性命更重?一位律师说,他曾经不遗余力地帮助过80个罪犯,使他们免受死刑的惩罚,但这80名罪犯中,居然没有一个人曾经对他表示过感谢,就连在圣诞节寄一张卡片都没有。我们一定想知道应该如何解救自己,如何让自己变得快乐起来。其秘诀就是把一切都看得自然一些,不去奢望以自己的力量改变现实。很多人肯定会认为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对它是否能产生预期的效果表示怀疑。其实这是使你获得快乐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要想使自己得到真正的快乐,就永远不要有想让别人感恩的念头,因为享受付出才是最快乐的。

寻求快乐的最好途径就是不苛求别人感恩,只有把一切都看成是爱的付出,看成是最自然的事情,才会让你体会到人生的真谛。当你要求别人感恩的时候,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感谢折磨你的人

在我们平凡的生活当中,我们不可能拥有电视剧里那样的情节:荡气回肠的爱情、惊天动地的故事、曲折离奇的经历,我们所拥有的,往往只是最简单的生活琐碎。

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个满脑子发财梦的年轻小伙子,只身来到大城市里寻找工作,期望能在这个充满机遇的都市里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以为可以很快地找到轻松又高薪的工作,但事实不然,他一再地受挫,不仅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最后连带来的盘缠都用完了。只能露宿街头的他,在某个寒冷的夜晚,一个人蜷缩在人行道上打盹,落魄而邋遢的模样一如街角的乞丐。

这时,有个路过的妇人同情地丢给了他一块钱钞票,当他准备伸手捡起来时,没想到身边一个擦皮鞋的女孩居然抢先一步捡起了这张钞票。小伙子一看,气呼呼地喊道:“这是我的!”

没想到女孩回到原位,完全不理会他的怒骂。只见男孩生气地站了起来,与女孩争执,女孩一副义正词严的样子,质问说:“你凭什么拿这个钱?那位妇人为什么要给你钱?难道你是……乞丐吗?”

这时,女孩冷笑了一声,斜睨着他,又说:“这样吧,如果你承认自己是乞丐,我就还你这一块钱。”

“我是乞丐?我怎么会是乞丐?”小伙子认为女孩故意在嘲讽他,为了捍卫尊严,他只有选择放弃。

然而,当他准备转身离开时,女孩子却叫住了他:“我知道你已经饿坏了,我可以借给你这个位置10分钟,这10分钟内你所赚的钱,全部都归你,好不好?”

小伙子回头看了看女孩,以为她又想玩什么花招,却见女孩满脸诚恳地说:“我是说真的,接受我的建议吧!这个接受和这一块钱不同,因为,一个是‘施舍’,一个是‘靠自己的力量’。”

小伙子一听,心头一震:“我要靠自己的力量挣钱!”

于是,10分钟时间他赚得了3块钱,虽然只有3块钱,但是用它买来的两块面包,自然是和乞讨来的完全不同。

狼吞虎咽吃完两块面包之后,男孩吞吞吐吐地向女孩提出了一个请求:“能不能……你能不能再帮帮我,帮我买一套擦皮鞋的工具……我也想擦皮鞋。”可爱的女孩笑了笑,接着也点了点头。第二天,擦皮鞋的女孩身边又多了一个擦皮鞋的小伙子。

故事中的小伙子,如果没有女孩的指点,而接受了人们的“施舍”,他很有可能从此便成为乞丐中的一员。因为,一旦他接受了施舍,斗志便会开始削减,就像现实生活中的失意人,人们给予他们越多同情和支援,他们便会开始养成依赖的习惯,依赖人们的帮助与搀扶,甚至只想等待人们的施舍。在我们的社会上又有多少人期待着坐享其成,妄图不劳而获,却经受不起任何挫折和打击。父母家人就如同故事中的女孩,时时教导我们,让我们凭借自己的力量不断成长,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自我价值,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

刚进入一个公司,因为生疏,上司或许还会对你客气点。但是彼此都熟悉以后,你就会发现上司突然变换了一种态度,他会突然对你迎头一击,会对你咆哮、呵斥、说教,等等。有些人一遭到上司的责骂,心里就会产生“这下完了,惹上司讨厌了”或“那种骂法实在让人受不了,干脆辞职不干了”之类的想法。其实,这又何必呢,挨点骂又算什么呢?

说得更彻底一点,骂与被骂等于是你与上司之间的一种沟通,当他开始骂你的时候,也就代表他已经开始将你视作真正的工作伙伴。此外,上司责骂你的内容中也多半透露着上司的本意和大量的实务知识。应心平气和地仔细聆听,别漏掉这些有用的情报。

如果你因为在众人面前被上司责骂而感到非常丢脸,因此怨恨上司,那就大错特错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换个角度想想,认为上司是培养自己、教育自己,在给自己面子。而且也要认为在众人当中,只有自己才值得特别地被上司责骂,在公司所有职员里是最有前途的,更可以认为“他对我充满期待”而感到骄傲。

在任何地方,最没有前途的人,就是被人忽视的人。你被别人责骂,正是因为他重视你,最起码也是没有忽视你的最好证明。所以,你应当为此而感到庆幸和骄傲,感谢他带给你的折磨。

◎你为什么不成功

生活中有许多人走上了事业的巅峰,但是更多的人虽然精明睿智毫不逊色却未能获得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呢?当然,运气是一个原因。但是,通常人们由于对生活的不正确态度,和做出一些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行为,使自己陷入困境,从而给自己带来厄运。下面就是几种让我们远离成功的人生态度:

1.不去行动和创造。

人们之所以能够获得报酬,是因为他们能够做些什么。如果你的目标是在钱财上获得成功,你就必须实实在在地去生产或创造别人想要的东西,而不应将其仅仅停留在你的梦想之中。

2.令人生厌的生活态度。

不成功人士往往面带一种愠怒厌世的表情。他们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生活的世界,怀疑周围的人都是不诚实和愚笨的。他们把一切都看得那么黑暗,并用自己对生活的绝望态度和无所寄托的颓丧情绪,影响着周围的人。我的一位朋友其实能胜任并完成每天的工作。但是她无论走到哪里,不是抱怨空调太冷,就是抱怨太热。她贬损老板,埋怨工作。她对同事们说,工作是浪费时间。在两年内,她已经失去过五次工作,而她仍未从任何她曾为其工作过的人那儿获得有益的经验。

3.在生活中欺骗自己和别人。

不成功人士常常在生活中欺骗自己。许多人认为,那些经常表现不诚实的人,是不会获得长久的成功的。

4.不思进取。

那些永远不能成功的人不懂得我们活着就需要进取,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英俊潇洒的林鹏的父亲是个成功人士,而他却很可怜,一直在一个小区里当管理员。然而,当朋友建议他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让自己能有更好的前途时,他坚持说他没有空,各种嗜好占用了他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

5.忌妒好辩。

许多不成功人士看到别人成功会心里不平衡,他们不会去找自身的原因,而是盯住成功人士,挑起不必要的争端。那些挑起争端的人也许会想,此刻朋友们和同事们会对他们的机敏与智慧留下深刻的印象。

美国众议院著名发言人萨姆·雷伯说道:“如果你想与人融洽相处,那就多多附和别人吧!”他的意思,不是说你必须同意别人所说的一切,而是说你不可能一方面无休止地激恼别人,而另一方面又指望别人来帮助你。结束了一天工作后的人们,不喜欢把时间花费在无休止的争论上。如果此刻你挑起争端,他们会回避你,而你将会发现,你已被其他好争辩的失败者们所包围。了解了不成功人士失败的原因,我们就要避免犯这些错误,对生活抱持正确的态度,为自己开创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