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起来,专注目标永不放弃
行动起来,专注目标永不放弃
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当老板给了你某项工作后,你必须抓住工作的实质,当机立断,立即行动。凡事必须先行动起来,因为一旦进入行动状态后,人们就来不及多想,就等于逼上梁山,背水一战,只有一条路走到黑,这样反而容易成功。对每一位渴望较强执行力的员工来说,拖延最具破坏性,是严重阻碍人们走向成功的恶习。一旦从遇事开始就推拖,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以至于很多工作根本无法开展。
如果我们认准了一项工作,那么我们就要立即行动,因为世界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懒惰而一事无成,一日有一日的理想和决断,昨日有昨日的事,今日有今日的事,明日有明日的事。对有些人来说时间是金钱,对有些人来说时间是废品,一百次的胡思乱想抵不上一次的行动。
聪明人雷厉风行,糊涂蛋拖拖拉拉,一个人应该尽早去做,否则你就会迫于形势而去做某事。聪明人当即就会断定什么该早点干,什么该晚些做,并且干得很开心。立即行动,这种态度还会削减准备工作中一些看似可怕的困难与阻碍,引领你更快地抵达成功的彼岸。
◎要想实现目标,必须马上行动
世间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万事俱备”只不过是“永远不可能做到”的代名词。一旦延迟,愚蠢地去满足“万事俱备”这一先行条件,不但辛苦加倍,还会使灵感失去应有的乐趣。以周密的思考来掩饰自己的不行动,甚至比一时冲动还要错误。
企盼“万事俱备”后再行动,你的工作也许永远没有“开始”。人们往往在事情到来之时,总是先有积极的想法,然后头脑中就会冒出“我应该先……”,这样一来,你的一条腿就陷入了“万事俱备”的泥潭。一旦陷入,你将顾虑重重,不知所措,无法定夺何时开始,时间一分一秒地浪费了,你陷入失望的情绪里,最终只有以懊悔面对仍悬而未决的工作。
沃尔特·皮特金在好莱坞时,一位年轻的支持者给他提出了一个新颖且大胆的建设性方案。在场的人全都被吸引住了,这个方案显然是值得考虑的。然而,就在其他人正从容考虑如何去做这个方案时,皮特金突然把手伸向电报机并立即开始向华尔街拍电报,以电文的形式向华尔街陈述了这个方案。
出乎意料的是,1000万美元的电影投资立项就因为这个电文而拍板签约。假如他们拖延行动,这项方案极有可能就在他们小心翼翼的考虑中流产——至少会失去它最初的光泽。然而皮特金立刻付诸了行动。
也许很多人羡慕皮特金办事如此干练,然而事实是,他之所以办事简明干练,是因为他在长期工作中养成了“用行动收获一切”的好习惯。任何规划和蓝图都不能保证你成功,很多企业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不是事先规划出来的,而是在行动中一步一步经过不断调整和实践出来的。因为任何规划都有缺陷,规划的东西是纸上的,与实际总是有距离的,规划可以在执行中修改,但关键还是要马上去做!根据你的目标马上行动,没有行动,再好的计划也是白日梦。
◎从现在开始,着手去做
工作是人生的一部分,只要你立即着手积极行动,一件一件地完成眼前的任务,你就有可能比其他人更快地接近目标,攀上人生的顶峰。
古罗马一位大哲学家曾说过:“想要到达最高处,必须从最低处开始,想要实现目标,必须从行动开始。”
意大利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不久,在西班牙的一次欢庆会上,有一位贵族突然口出狂言:“发现新大陆并没什么了不起,这不过是件谁都可以办到的小事,根本不值得如此张扬。”这位贵族继续说道:“哥伦布不过就是坐着轮船往西走,再往西走,然后在海洋中遇到了一块大陆而已。我相信我们之中的任何人只要坐着轮船一直向西行,同样会有这个微不足道的发现。”
哥伦布听完贵族的这番“高论”之后,并没有表示丝毫的尴尬,而是起身很有风度地对这个人说:“是的,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做起来都非常容易,不过其中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我已经动手做了,而你却至今没有。”
在职场中奋斗的人都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都知道执行的魅力,可是在实践中能够真正将战略落实到行动上,把工作做到位的人却很少。说一尺不如行一寸。一切美好的愿望都需要我们去执行,没有果敢的行动,那么,再美好的梦想都只能化作泡影。
如果你犯了一项错误,这个世界将会原谅你,但如果你未做任何决定,这个世界将不会原谅你,如果你已作了一个真正的决定,就要马上行动。只有行动才能产生结果,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必须落到行动上才能实现。
◎目标专注,才能成功
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尽心尽责,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求得不断的进步。这不仅是工作的原则,也是人生的原则。如果没有了职责和理想,生命就会变得毫无意义。那些在人生中取得成就的人,一定在某一特定领域里进行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一位思想家说过:“如果你能真正制好一枚别针,应该比你制造出的粗陋的蒸汽机赚到的钱多。”
知道如何做好一件事,比对很多事情都懂一点皮毛要强得多。在得克萨斯州一所学校作演讲时,一位总统对学生们说:“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们需要知道怎样将一件事情做好;与其他有能力做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能做得更好,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失业。”
许多人都曾为一个问题而困惑不解:明明自己比他人更有能力,但是为什么自己的成就却远远落后于他人?不要疑惑,不要抱怨,而应该先问问自己一些问题:
——自己是否真的走在前进的道路上?
——自己是否像画家仔细研究画布一样,仔细研究职业领域的各个细节问题?
——为了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或者为了给自己的老板创造更多的价值,认真阅读过专业方面的书籍吗?
——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你是否做到了尽职尽责?
如果你对问题无法作出肯定的回答,那么这就是你无法取胜的原因。
如果一件事情是正确的,那么就大胆认真地去做吧!如果是错误的,就别动手了吧。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精通它。让这句话成为你的座右铭吧!下决心掌握自己职业领域的所有问题,使自己变得比他人更精通。如果你是工作方面的行家里手,精通自己的全部业务,就能赢得良好的声誉,也就拥有了一种潜在的成功的秘密武器。
著名银行家克拉斯年轻时也在不断地变动工作,但是他始终抱有一种理想——想管理一家大银行。他曾经做过交易所的职员、木料公司的统计员、簿记员、收账员、折扣计算员、簿记主任、出纳员、收银员等,试了一样又一样,最后才接近自己的目标。
他说:“一个人可以有几条不同路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地。如果能在一个机构里学到自己所需的一切学识和经验当然很好,但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经常变换自己的工作环境。面对这种情况,我认为他必须懂得自己想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无论做何事,务必竭尽全力,因为它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败。一个人一旦领悟了全力以赴地工作能消除工作辛劳这一秘诀,他就掌握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了。能处处以主动尽职的态度工作,即使从事最平庸的职业也能增添个人的荣耀。
一个年轻人就努力与成功之间的关系请教一位伟人:“你是如何完成如此多的工作的?”伟人回答:“我在一段时间内只会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但我会彻底做好它。”
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又怎能因自己的失败而责怪他人、责怪社会呢?现在,最需要做到的就是“精通”二字。大自然要经过千百年的进化,才长出一朵艳丽的花朵和一颗饱满的果实。但是当今的一些年轻人随便读几本法律书,就想处理一桩桩棘手的案件,或者听了两三堂医学课,就急于做外科手术——要知道,那个手术维系着一条宝贵的生命啊!
做事情无法善始善终的人,其心灵上亦缺乏相同的特质。他不会培养自己的个性,意志无法坚定,无法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一面贪图玩乐,一面又想修道,自以为可以左右逢源的人,不但享乐与修道两头落空,还会悔不当初。从某种意义而言,全心追名逐利比敷衍修道好。
一位先哲说过:“如果有事情必须去做,便全身心投入去做吧!”另一位先哲则道:“不论你手边有何工作,都要尽心尽力地去做!”做事一丝不苟能够迅速培养严谨的品格、获得超凡的智能;它既能带领普通人往好的方向前进,更能鼓舞优秀的人追求更高的境界。
无论做何事,务须竭尽全力,因为它决定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败。一个人一旦领悟了全力以赴地工作能消除工作辛劳这一秘诀,他就掌握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了。能处处以主动尽职的态度工作,即使从事最平庸的职业也能增添个人的荣耀。
◎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
人生总会遇到关口,这时候,会感觉到加倍的软弱和无力,认为自己不行了,便放弃了,由此功亏一篑。
其实不管干任何事情,最关键的是不要轻易放弃——越想放弃的时候越不能够放弃。当你觉得再也无法突破时,你一定要逼迫自己更向前走一步,因为成功就在下一次!
米契尔,25岁,英俊潇洒,身高1.78米,金色的头发,有着健壮的体格。有一天,他骑着新买的摩托车,在路上潇洒地奔驰。路旁的美女向他打招呼,他没注意到前面的卡车冲了过来,米契尔连人带车在卡车底下滑行,摩托车的油箱盖弹开,汽油洒了出来,摩擦着了火。
当米契尔获救时全身2/3的皮肤被烧伤,10个手指头也被大卡车压断了,他的遭遇实在是惨得不得了。自暴自弃是一般人都会选择的决定,而米契尔看到自己像怪物似的模样,并没有自暴自弃,米契尔想:重要的不是发生什么事情,而是我决定如何面对这件事情。
米契尔说:“我决定把我的能力全力发挥,我原来也许能够做100件事,现在,手指头断了,长相像怪物,还能做剩下的80件事,我为什么要为失去的20个能力伤心?为什么不为我还剩下的80个能力来庆幸呢?”
米契尔的努力让他自己在30岁时成了百万富翁,后来,他还学会了开直升机。有一次,他与朋友去游玩,直升机刚起飞,因操作不灵坠机。医生宣布米契尔脊椎断裂,腰部以下半身瘫痪,索性将他的脚指头接缝在他的手指头上。
米契尔面临两次重大灾难,并没有像一般人一样决定颓废一生,他告诉自己:这是上天送给我的礼物,因为凡事发生必定有其目的,并有助于我。后来米契尔在医院认识了金发美女,并娶了美娇娘为妻,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能做出连正常人都很难做到的事情?”米契尔说:“我出车祸后只剩80件事情可以做,现在半身不遂,我又失去了20种能力,但我为什么不庆幸自己还拥有60种能力可以发挥,我为什么不将剩下的能力发挥到最好程度呢?”很多人一生当中没有真正发挥过他所拥有的能力,而米契尔却决定要去竞选议员,进入国会,最后,他真的活跃于美国的政坛,成为他家乡的州长了。正是他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鼓舞着他一直努力前进。
事实上,每遇到一次挫败,就动摇一次信心,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伟人与凡人的不同,就在其动摇信心的同时,总会说服自己再次树立信心。可以说许多历经挫败而最终成功的人,他们感受“熬不下去”的时候,比任何人都要多。但是,他们却在即使感到“已经熬不下去”时,也“咬咬牙再熬一次”,虽然是屡战屡败,但却愈败愈战,终于在最后一刻,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坚持到底的力量,体现在方方面面。很多时候,坚持就是取得最后成功的根本:哈维并非第一个提出血液循环理论的人,达尔文并不是第一个提出进化论的人,哥伦布并不是第一个到达美洲的人,洛克菲勒并不是最先开发石油的人,但是他们都是最能拓进、最能坚持到最后的人,所以唯有他们获得特别的成功。
人和竹子一样,也是“一节一节地成长”每过一道“坎”时,都会有战栗和紧张感,你会深深感到那种失去自我保护的痛苦,那种类似母亲分娩的痛苦,但是你必须将力量集中到一点上来。闯得过去就意味着你上了一个台阶,闯不过去,就意味着成长的失败。
因此,人生的“关键”时刻,往往是生命的紧张和痛苦汇集到一起来的时候,你必然会比平时感到加倍地难受。但这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因为如果缺少战栗和挣扎感,那就意味着你还没有触及成长的关键点,最终难以有所成就。所以,你要勇于承担那种“建设性的痛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牛津大学曾举办了一个“成功秘诀”的讲座,邀请丘吉尔前来演讲。当时,他刚刚带领英国人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可以说他是在英国人最绝望的时期上任的,因为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他的声誉在当时可谓如日中天。
新闻媒体早在3个月前就开始炒作,大家都对他翘首以盼。这天终于到来了,会场上人山人海。大家都准备洗耳恭听伟人的成功秘诀。
不料,丘吉尔的演讲只有短短的几句话:
“我成功的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能放弃!我的讲演结束了。”
说完就走下了讲台。顿时会场上鸦雀无声。一分钟后,会场上却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一个何等震撼人心的总结啊!这场演讲成为了演讲史上的经典之作,同事也是丘吉尔一生中最脍炙人口的一次演讲。
所以我们不要抱怨播下去的种子不发芽,只要我们精心呵护,总会有收获的一天。
在困难面前,只要我们不轻易放弃,一定会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爱迪生曾经说过:“失败者往往是那些不晓得自己已接触到成功而放弃继续尝试的人。”当我们最想放弃的时候,可能会是我们最不能放弃的时候,因为成功也许就差你往下走的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