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龙”的觉醒

“醉龙”的觉醒

可以说,中山的民间艺术“舞醉龙”是被中山市文化局原局长郑集思“唤”回中山的。

1996年,郑集思调任市文化局局长。当年中山艺术创作较弱,省里的相关奖项别说一等奖,连二等奖都没拿过。1998年更是排到了全省的后面。这位也是作家、诗人的局长很不服气,就与广东省歌舞剧院的编导黄建强聊起这事儿。黄建强是广东人,熟知南粤的民间艺术。他说:“中山的题材不少啊,‘醉龙’就是个好题材。”当时的郑集思对中山的民间文艺这一块不是很熟悉,只知道濠头有一个“舞蛇耕”。黄建强就跟他讲“醉龙”的历史,告诉他20世纪50年代中山的鱼贩将“醉龙”带到澳门并让其发扬光大,现在已成为澳门的民间艺术标志之一。

●2000年,传承中山醉龙舞艺术的澳门醉龙艺术团应邀回乡献艺慈善万人行(简建文 摄)

深感优秀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瑰宝不能丢,1999年,郑集思带着黄维光、李正思以及省歌舞剧院的编导孙桂珍,还有上海舞剧院的一个舞蹈编导一起去澳门,找到澳门中山同乡联谊会的周家鎏及澳门中山三乡同乡会的黄善春,由他们领着去找到澳门鱼栏行协会了解舞醉龙。

见到道具木龙时,孙桂珍很好奇,就伸手想摸一摸。不料师傅马上制止道:“女人不能碰。”原来这舞醉龙有讲究。看到舞醉龙,郑集思一行很震惊,当即邀请舞龙师傅,请他们回中山表演。他们很乐意,一口答应了。结果,醉龙舞成了千禧年万人行的一大亮点。主办方高兴,表演者高兴,围观者更高兴。

这场表演给中山政府和人民带来很大的触动。郑集思先后找过濠头、张溪等村,一年无果。最后他找到了长洲村,长洲村民积极主动,热心传承。市文化局还从省里请来了编舞专家重新编舞。一年后,长洲醉龙出现在了2002年的中山慈善万人行的队伍里,但仅有一个人扛着一条木龙。2003年慈善万人行的队伍里,长洲醉龙舞正式登台展演,并随着万人行的脚步,走出了中山、走出了广东、走到上海世博会,扬名海内外。

【注释】

[1]1988年2月15日为农历十二月二十八,即俗称的年二十八。当年的2月4日为立春,在古代,立春为岁首,过了立春就算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