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同胞盛装亮相万人行
◎马碧琳
对中山人来说,农历正月十五除了是传统的元宵佳节外,还是一个全民盛会——慈善万人行。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从2007年起,万人行巡游中多了一支身穿七彩绚丽民族服装的队伍,他们就是由中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组织的中山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下称“民促会”)游行方队。
据了解,目前在中山工作生活学习的少数民族人口约有20万人,来自50多个不同的民族。为适应时代发展,中共中山市委2006年批准成立中山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民促会成立后,以优秀民族文化为纽带,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被称为中山少数民族同胞的民族之家。活跃于全市各行各业的少数民族同胞,通过红十字会的慈善向心力凝聚在一起,同心同德,团结之花绽放在伟人故里。
“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作为大湾区少数民族散居城市,伟人故里中山市以博爱与包容,激励着少数民族同胞们积极参与承载着博爱精神的慈善万人行。“公益慈善事业不仅不分民族,还是增进民族团结与友好相处的重要力量。”“生活在一个城市里,在开展爱心活动时,我们大家都是一样的,爱心无分彼此。”在中山工作的侗族青年轩熠和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穆巴拉克这样说。为了在巡游中展现各民族风采,他们主动请缨回到各自的家乡自费制作正统的节日盛装。他们穿着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每年都是巡游队伍中最靓丽的风景线,不但赢得了父老乡亲的赞誉还赢得无数艳羡的目光。
千里送寒衣,礼轻情意重。2018年的冬天格外地冷,云南省昭通市的气温只有零下几摄氏度,寒风凛冽,但昭通市实验中学的师生心里却暖意浓浓。因为中山市民促会为该校贫困学生捐赠的御寒衣物正在这里发放。
原来,云南省昭通市是中山市的对口扶贫协作地区。这里海拔高,天气变化大,地形崎岖,自然条件恶劣,实验中学是昭通市的重点中学,贫困少数民族学生较多,一些同学穿着单薄的校服在寒冷的教室上课,冷到无法执笔,在瑟瑟寒风中跑步锻炼,冷到手脚僵硬,看着让人心痛、心酸。
中山市民促会回族会员陈旭成知道这一情况后,向民促会秘书处进行了汇报,民促会研究后立即在会员中发起“扶危济困,暖冬助学”的募捐活动,帮助昭通市实验中学贫困学生温暖度过寒冬。他与中山市民促会的热心会员轩熠、吕向阳等分头行动,一方面组织募捐活动,另一方面利用休息时间,寻找性价比高的合适货源,短短几天就募捐冬衣20多件,并用募捐款购买了130多件全新冲锋衣、羽绒服等御寒衣物。他们迅速将160多件棉衣送到了云南省昭通市实验中学,为贫困受冻的学生送去实实在在的温暖。民促会这种热心公益事业、扶危济困的精神让人感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民促会成员穿着民族盛装参加中山慈善万人行(陈旭成供图)
●万人行巡游队伍中的少数民族方阵(陈旭成供图)
中山市民促会成了民族之家,充满温情和暖意,为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元素。在中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的大力支持下,他们牵头组队筹款,慰问遭受雨雪冰冻灾害的乳源瑶族同胞,为了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他们直接用筹款采购物资,用大货车运到当地,建成三十多套房子,帮助三十多户生活条件艰苦的瑶族同胞从崎岖的山上搬到平缓的山脚。为了节省差旅费,他们甚至带上帐篷,自己动手扎驻,住在当地学校的校园里,用有限的资金无限的爱心,帮助瑶族同胞建设新家园,开启新生活。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山的各民族同胞正以慈善万人行为载体,用爱与感恩之心,共同描绘出一幅人间大爱的美好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