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机时代

录音机时代

1988年2月15日黄昏,岐江桥边人潮涌动,城区各行各业、各界人士上万人,以单位组成的方队,早已集结完毕。华灯初上,一个个方队扛着“敬老万人行”的横幅,从岐江桥出发,沿孙文西路步行街向孙中山纪念堂方向行进。孙文西路两旁挤满了围观市民。不少市民把善款放进了摆放在路边的一个个捐款箱,又继续观看巡游队伍。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

中山电台、电视台的记者们两人一组,穿行在巡游人群中。中山广播电台记者兼主持人夏扬和她的搭档背着一台大号录音机,手提一个装着采访资料的大袋子,不时地抬起手腕看一看手表上的时间,时而转过身看一看身后望不到边际的步行队伍。对于中山的媒体人来说,这次的现场直播形式是第一次,要现场采访,还要和采访对象共同完成现场直播。由于要有现场感,被邀请的采访对象没有提前准备的时间,现场描述所见所闻所感。活动从开始到结束两个多小时,而现场直播也是从头到尾,中间不能间断。难度可想而知。夏扬是负责机动组的,采访对象主要是领导和嘉宾。已有几年工作经验且颇受听众喜爱,她心里还是紧张。她和搭档商议好,抓紧时间找几个对象进行采访。第一个采访对象是一位海外华侨。夏扬飞快地走过去,礼貌地说:“您好!我们是中山广播电台的记者,想采访一下您。”她顺利地将采访对象带到旁边的骑楼下,把采访提纲递过去,问:“请您先看看提纲,稍稍准备一下吧。过一会儿就来采访,可以吗?”对方看了看,很高兴地说:“可以。”

不一会儿,夏扬把几个采访对象都找齐了,再一次走向这位华侨。搭档赶紧按下录音机的录音键:

夏扬:请问,您是从哪里回来的?

答:我是从巴拿马回来,专门参加中山敬老万人行的。

夏扬:您怎么看待这次敬老万人行?

答:中山,不愧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这个活动,把敬老的传统发扬光大,非常有意义!家乡了不起!我们为家乡感到自豪!

夏扬:您是怎么知道这个活动的?

答:我是从两个渠道得知的,一是听海外的华文广播,二是听乡亲们说的。巴拿马有不少的中山乡亲,很多人都想回家乡来参加这个有意义的活动。

……

采访完毕,被采访者匆忙跑向自己的方队。夏扬的同事赶紧从录音机里取出磁带,同时把另一盘空白磁带放进去,把录音机和手提袋递给夏扬,拿着录好的磁带匆匆忙忙地向电台总部飞跑……广播传来了采访现场录音。

各组记者交替跑着,一个晚上,每个人都跑了十多个来回。大家累得气喘吁吁,心里却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