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万人行同成长
◎杨耀斌
我念小学一年级时,在电视上看到香港有一种叫公益金百万行的慈善捐款活动,问爷爷:“爷爷,我们这里有没有这种活动?我也想像那些哥哥姐姐一样捐款做善事,参加巡游活动。”爷爷回答说:“我们这里现在暂时没有这种活动,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的。”
1988年,我念小学三年级,终于在自己家乡中山石岐等到了这种慈善捐款活动——敬老万人行,并有幸参加。如今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但是我还记得当年那首用白话(粤语)唱的慈善万人行歌曲:“一九八八,龙年大发,龙的传人,应该参与。”那是在春节前夕,我在上学与放学路上,都能听到宣传车在马路上播放这首万人行歌曲,歌词朗朗上口,很容易被人们记住,宣传效果相当理想。
一年之后,学校上音乐课时,我又学会了另外两首中山慈善万人行的歌曲。一首是《中山慈善万人行之歌》:“手相牵,心相连,万双脚步齐向前。行行脚印似鲜花朵朵,齐齐奉献给公益乐园……”;另一首是《颗颗慈善的心》:“颗颗慈善的心,献给中山万人行,无限真诚的爱,汇成爱的河解干困……”
此后,慈善万人行就成为家乡最有新年气氛的活动,慈善捐款从元旦到春节,活动时间由傍晚改为上午,从正月初七改为正月十五,活动起步地点也从西区人行天桥改到兴中体育场。我印象较深的是1990年、1994年、2005年和2014年这四届。
●1991年的属羊生肖市民方队(肖柏成 摄)
1990年底,慈善万人行组委会特邀168位属羊的市民组成“属羊生肖市民队”。虽然生肖属羊的我没有被选中,但是作为班里的宣传委员,我在班里的墙报上画了不少以羊为卡通造型的形象,让同学们知道1991年春节举行的慈善万人行以“羊”为吉祥物,是我们属羊小朋友的骄傲,希望借有趣的墙报内容动员同学们在春节前后积极参与学校为慈善万人行筹集捐款的活动,捐出自己的利是钱帮助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
1994年,我念初中二年级,是班里的学习积极分子与学雷锋积极分子,被学校选中参加慈善万人行巡游并负责在方阵前面举大旗,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这可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啊!记得当天下午3点我提早到达学校,反复练习举大旗,希望调整到最佳状态,在巡游时表现出色。傍晚5点多,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但我手举大旗,没有丝毫放松。如果当时有手机拍照的话,我一定会请老师帮我拍下这珍贵的一幕以作留念。
2005年,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首次以社区居委会社工的身份参与慈善万人行。我负责民政工作,接触群众较多,经常帮助因病致贫的困难群众申请救助。他们需要支付巨额的医药费,却只能申请到金额不多的临时救助,杯水车薪,很难与病魔战斗下去。有了这样的经历,再参加慈善万人行,感觉就很不一样——希望这次在我们社区居委会社工参与下,能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筹集到最多的捐款,也希望他们能通过电视知道我们社区居委会的社工尽心尽力地为他们谋取最大的福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2011—2014年,我对微电影与广告拍摄产生兴趣,在业余时间参加了中山广播电视台《法律天地》电视节目的拍摄活动,参与了《父亲的遗产》《考验》等近40部《法律天地》系列电视情景剧的拍摄,认识了一些有拍摄政府公益宣传片经验的导演与制作人。
2014年的中山慈善万人行,我以群众演员的身份参与巡游。真没想到我居然可以凭借个人的业余爱好获得观众的认可,并以另外一种身份为慈善事业献出爱心!
我和父亲都喜欢集邮。父亲对慈善万人行的起步证情有独钟,几乎每一届慈善万人行的起步证都收集。尽管他没能参与到慈善万人行的巡游队伍当中,但每一届都会做热心市民,在道路两旁观看巡游,并设法向巡游队伍中的活动参与者求赠慈善万人行起步证。他用起步证制作成慈善万人行首日封,并于当天寄出,作为自己对慈善事业的一种支持、一份留念!
●杨光收集的万人行起步证及小旗(杨耀斌 摄)
●杨光收集的万人行邮封、邮票(杨耀斌 摄)
“中山慈善万人行”这一中山人引以为傲的慈善活动,弘扬了孙中山先生的博爱精神,发展了社会福利事业、造福社会弱势群体,慈善的种子已深深扎根在我们一家人的心里。我们一家将继续为中山的慈善事业捐款捐物,让这一为中山市民津津乐道的城市名片,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红十字运动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