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初心,乐于助人

践行初心,乐于助人

◎郭凤屏

阮倩英,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她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是党中央2021年首次颁发的纪念章。领到这枚沉甸甸的纪念章,她激动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我非常感恩共产党,因为有了共产党,中国人民才得以翻身求解放,所以我无论是学习或者工作,都很认真,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去。”

●白发老人阮倩英(右1)在清点善款(中山市红十字会供图)

●阮倩英等志愿者在清理“募捐箱”(中山市红十字会供图)

1938年出生的她,饱受日本侵略之苦。阮倩英的父母及兄弟姐妹多人被活活饿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她才有饭吃、有书念,小学毕业后还参加了工作。报党恩,是她助人的初心。2001年至2004年,阮倩英入住沙溪镇广弘颐老院,其间不时有志愿者前来为老人服务、聊天、慰问等,这激发了她当志愿者的愿望,她问了很多人,不停寻找志愿者协会,历经两年,她终于提交志愿申请表,成为一名志愿者。2006年,阮倩英加入了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2012年正式成为中山市红十字志愿者。

15年来,阮倩英风雨不改,坚持志愿服务,帮助他人。2014年,她住在博爱小学附近一间小平房里,一年家里就遭遇两次水浸。就是这样一位也亟须他人帮助的老人,却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他人。她总是乐呵呵地说:“只要有事做,我就精神了。”

每周,她都会到孤儿院看望小孩子。每到周日,她准时在老人院出现,陪“老伙计”们聊天解闷,用自己为数不多的退休金给她们带点生活用品或零食。她还是“爱心桥”热线电话值班的常驻人员,每次值班都准时出现,绝不迟到,并在值班的过程中,对咨询者所提出的问题热心解答,有时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对方分享,安抚对方的情绪。

2012年,她加入了红十字会募捐箱管理志愿服务队,成为该服务队最年长的志愿者。募捐箱清点工作是一件耗时且烦琐的事情,每月至少清点三次,但她还是坚持参与。

2014年慈善万人行巡游活动当天,她被安排到道路两旁维持秩序,大家劝她坐下休息或让年轻队员轮换,她都不愿意,在寒风中站了整整5个小时,直到巡游活动结束,她才愿意稍作休息,然后趁大家不注意,悄悄一人回家。

阮倩英将志愿服务当成终身工作,热心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有志愿者活动的地方,总少不了她。

她家的挂历上每一页都记满了计划行程,她说:“人老了,头脑不好用,有什么活动或事情,我就提前记下来,免得忘记了。”她的真诚、热情和耐心的工作态度,赢得了众多志愿者的尊重和赞赏。她连续多年获得“中山市先进长者义工”称号,2012年还当选中山好人。

她说得最多的话是“如果提早30年成为志愿者就好了,这样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一听到电话铃响我就精神了”。因为找她做志愿服务一般都是电话联系。在志愿者圈里她算是有“名气”了,大家有啥活动都喜欢叫上阮倩英——这个不仅不会给人添麻烦,还总能帮上忙的老人。其实,她的服务对象不少比她还小。

遇上“爱心桥”值班的日子,阮倩英下午4点左右就要做饭,吃完饭6点半从家出发,7点准时在市红十字会接听电话,为时两个半小时。9点半值完班,她坐公交车回家。

事实上,阮倩英跟许多老人一样,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但她说:“自从当了志愿者后,精神好了,能帮到别人,别人开心,我也快乐。”她还介绍了十多名志愿者加入到红十字会募捐箱组开展志愿服务。

在阮倩英的感召下,她的儿子、女儿先后都加入到志愿者行列。当律师的儿子林少杰很早就加入了红十字会无偿献血队,至今捐献血192次,献血12.68万毫升,理论上已救了350多人,延续了多位被救者的生命。阮倩英还向儿子表达了“死后一切从简,把遗体捐给国家,为医学事业做最后奉献”的意愿。这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且充满爱的家庭,值得称颂。

83岁的阮倩英老人说:“共产党员是没有退休的,为人民服务是终身的。”这就是一位有着56年党龄的老党员当初加入志愿者服务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