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慈善讲好中国故事——蔡国赞和他的慈善嘉年华

用慈善讲好中国故事——蔡国赞和他的慈善嘉年华

◎李春香

为什么要投资教育?为什么要做慈善?为什么要坚守?你资助过多少人?后来哪些人取得了巨大成就?你做过哪些值得骄傲的慈善?带着这一串问题,2021年8月2日,中山市红十字会传统文化保育与传承志愿服务队的郭昉凌、梁宇昌和我来到了位于中山市五桂山城桂路的中港英文学校初中部,采访中港英文学校董事长蔡国赞。

进入学校会议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壁的照片、荣誉证书和各种奖杯,透过照片中蔡董事长与各界精英人士的合影,可以感知他的温文儒雅和学者风范。没等两分钟,蔡国赞面带微笑走进来,和我们一一握手、问候。我是第一次见他,只见他个头不高,中等身材,大背头,皮肤白皙,干净的淡蓝色衬衣和深色裤子衬托出他儒雅的气质。他双手递上名片。这张小小的折叠式名片,涵盖了他所有的努力——第一面是中山校区幼儿园、小学部、初中部三所学校的地址及联系方式和江门校区两所学校的地址及联系方式,这是他27年来默默耕耘中英文教育的成果。打开折叠内页,是他主要的身份和荣誉——中山市慈善总会名誉会长,中山市红十字会名誉副会长,广东省中山市政协第八、第九届委员,第十届常委,广东省江门市政协第十、十一、十二届委员,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名誉会长,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贡献人物,广东省中山市荣誉市民,广东省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事,中山市侨资企业协会执行会长,江门市侨商总会常务副会长等。

从这张小小的名片,可以读出,他政、商、教育、慈善四位一体,听了他的故事,我们也更明白他的家乡爱和慈善情。

20世纪90年代初,一件小事激发了蔡国赞创办英文学校的愿望。那时,他在香港一间中学当校长,一次从美国来了几个客人,随队配了一个中国翻译,可那个中国翻译英语讲一半就讲不下去了。蔡国赞受此事触动,暗下决心:有机会一定要为国家培养英语人才,让他们在全世界人民面前讲好中国故事。

没想到,这粒种子很快就遇到了合适的土壤。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中山市政府经常到香港招商引资,那时蔡国赞认识了时任中山市市长汤炳权。市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蔡国赞说:“有没有兴趣来中山办所英文学校?”这一问,正中蔡国赞为国家培养英文人才的愿望,他马上答应愿意尝试。可是当时全国还没有民办外语学校的先例,在市教育协会的协助和各方的支持下,1994年,中港英文学校幼儿园在东明花园小区建起来了。新的办学模式、新的教育理念,当年就吸引了300多名学生入读。

●蔡国赞(右4)入选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贡献人物(中港英文学校供图)

飒爽的校服、漂亮的校车、中英文双语教学,还有慈善嘉年华,这些都吸引着家长们。1996年,中港英文小学开办。2000年中港英文初中开办。至今,蔡国赞分别在中山、江门办了5所中港英文学校。学校培养的学生遍布全球,他们向全球讲述中国故事,实现了蔡国赞办学的初衷。

回顾27年教育路,蔡国赞未曾忘记初心——用慈善情怀为家乡做教育。他骄傲地说:“从学校创办第一年,我就组织全校开展慈善嘉年华,通过义卖,筹款一万多元,全部捐给了中山市红十字会。从那时起到现在,从未间断过,现在每年可以筹集30多万元。这是我们学校的传统,是我们的盛会。从捐款到组织方队参加慈善万人行,我们是中山慈善万人行的见证者。”

蔡国赞骄傲地说:“说起来,中山慈善万人行游行的时间由原来正月初七改为正月十五,我也是出了一分力。因为中山很多乡亲在香港,乡情浓厚,很想回家乡参加慈善万人行,可正月初七香港没假期,我就建议改为正月十五。后来中山市红十字会采纳了这个建议,慈善万人行改在正月十五举行。”

“这么多年慈善嘉年华做下来,慈善已成为我们中港英文学校的血液,流淌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里。我们学校的学生不仅学生热心慈善事业,在每年的义卖会上家长们也表现积极,这是我没想到的。”蔡先生感慨地说。

中港英文学校还是中山市第一所成立红十字会的小学,学校教育孩子们关注弱势群体,通过“红花行动”根植爱心。每年学校多次组织学生去探望孤寡老人、低保家庭,还带领特殊学校的儿童到图书馆等地参观、游玩。

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孩子,慈爱也伴随他们成长。该校有一名叫谭琬亭的小学生,将自己获得的中山市小学生舞蹈大赛冠军奖金捐出来,虽然只有一千元,可是爱的意义远远大过金钱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还有“微笑行动”中的小翻译官。2001年至2004年,国际“微笑行动”医疗志愿组织三次来到中山市,为患有唇裂、腭裂的残疾儿童提供免费整形和治疗。“微笑行动”医疗专家全部来自国外,与患儿、家属交流有一定的语言难度,中港英文学校每次都派出十多名“小翻译家”,在外国医生与病患之间架起了一道爱的桥梁,赢得了医生和病患的赞赏。

蔡国赞是个低调的人。我们还想多了解一些细节,可是他太忙了,还要赶着去开会。因为刚刚在东京奥运会上以9秒83的成绩成为亚洲首位进入奥运会百米跑决赛的中国飞人苏炳添与他是同乡,临别时与他提及此事,他轻声告诉我们:“我和苏炳添还挺有缘分的。当年他就读中山市体校时,分管文教卫的市领导对我说,苏炳添是个很有潜力的运动员,想去美国训练,可是资金不足。我一听,二话没说,答应资助他去美国训练。后来他结婚时还请我去喝喜酒,没想到他现在这么有出息!”

走过27年教育路,蔡国赞当年的热血如今依然沸腾。当时不会用英文讲中国故事的翻译现在已被能够在中文和英文之间自由切换的中国孩子替代,他们将会把中国故事讲遍全球。

走过27年慈善路,蔡国赞深谙慈善的意义。慈善嘉年华不过是慈善者的盛会,平常对弱势、对逆境人的关爱才是永恒的爱。他坚守着爱的教育,每一个带着爱心离开校园的学生都是他最骄傲的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