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人先的自豪

敢为人先的自豪

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山人都很骄傲——参加世博会的中国“第一人”和提出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第一人,都是中山人。

●徐荣村、郑观应的塑像安放在上海世博会中山展馆(简建文 摄)

●参观中山馆的游客(简建文 摄)

中山,古称香山。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不甘屈辱的近代香山先贤勇立潮头,用“以夷制夷”的方式与殖民者进行商战。1851年,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举办。在上海经商的香山人徐荣村意识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马上将自营的“荣记湖丝”扎成 12 捆托运到英国。作为参加首届世博会唯一的中国人,凭着对中国蚕丝工艺的自信使得这个产品一举夺得了金奖、银奖。中国与世博会结缘,由此开启。徐荣村成了中国叩开世博之门的第一人。40多年后,中国著名维新思想家郑观应在他的《盛世危言》中首次提出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主张。

1925年4月,因纪念伟人孙中山,香山县更名为中山县。孙中山先生曾说:“为四万万人谋幸福就是博爱。”1988年,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市发起了“慈善万人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博爱精神,培育了“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尊老爱幼、守望相助”的博爱文化,垒起了一座巍然的博爱丰碑。

2010年,中山市申报的“慈善事业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案例,成为全国唯一以公益慈善为主题入选上海世博会最佳实践区其他展示案例。23年慈善万人行,与爱同行,走进世博会,走向世界。

这些创举体现了中国的世博精神,体现了中山人敢为人先的精神,更体现了中山人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