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实实做志愿
◎卢家瑞
“组织一场慈善万人行,前期的准备工作极为烦琐,尤其市红十字会人手很少,更多的是靠每位志愿者不计付出、不怕劳累的帮助才使慈善万人行能够顺利举行。市红十字会要提前确定好每年慈善万人行的主题,提前两三个月便要开始筹备,打电话联系各镇街各方队的负责人,登记人员的资料信息,确定各方阵的人数。还要进行慰问、义卖义演等等。”冼玉华回忆道。
冼玉华与中山慈善万人行的故事,最早可以从他上小学时说起。冼玉华四五年级的时候,以鼓号队鼓手的身份参加民众镇(今民众街道)慈善万人行。高中时,他被选入学生代表组成的华侨中学(下称侨中)方队,参加市慈善万人行,为此还练习了一个多月的正步走,当走在游行队伍中,他心里别提有多自豪。
●红十字会慰问困难家庭。右二为冼玉华(中山市红十字会供图)
●民众镇慈善万人行的鼓号方阵(中山市红十字会供图)
冼玉华从大学毕业至今,只要不值班都会去做万人行的志愿服务,尝试过各种岗位,如补给点驻扎、方队指引等;更有从慈善万人行的筹备阶段起便进行募捐、义卖。“这么多年来,在红十字会做过很多志愿活动,只要有时间就会积极参与。2008年为冰灾、地震进行义演募捐,还做过中山市马拉松的救护志愿者、协助筹备中山市慈善万人行等。”
是什么让冼玉华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做志愿服务?答案还得追溯到1996年。那一年他12岁,父亲患重病离开了人世。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二年,刚上初一的冼玉华在上学路上遭遇车祸,腿部严重受伤,曾患过胃穿孔的他本就身体较弱,车祸后多种并发症让他一度有生命危险。母亲为照顾冼玉华只能打零工,姐姐也只好辍学打工帮补收入,家中环境甚是困难。
“当时我年纪小,又遭受了接二连三的变故,我躺在病床上意志消沉、胡思乱想。幸得红姨时常来探望,给我加油打气,让我不再消沉,慢慢开朗起来。”冼玉华口中的红姨,名叫高小红。
早在1993年高小红便参加红十字会的工作,从1994年开始参与慈善万人行的工作,退休后依旧在中山红十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目前是中山市红十字会卫生培训中心主任。
冼玉华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依旧五味杂陈:“我住院治疗大概有半年,镇红十字会了解到我的情况并反馈到市红十字会,后期我得到市红十字会的援助,就这样认识了红姨。红姨的探望和鼓励让我重新看到了希望,也在我心中埋下了要当志愿者回馈社会的种子。”
冼玉华出院后在家休养了半年,身体才基本痊愈,他终于回到校园。冼玉华刻苦学习,努力补上落下的功课,考入中山市华侨中学。养病的一年,是冼玉华的一个转折点。家庭和自身的变故、红十字会的关怀以及红姨的鼓励,让冼玉华对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和方向。在初三的暑假,冼玉华写信给高小红,表达了想当志愿者的愿望和请求,并正式加入中山市红十字会,从此便成为默默奉献的红十字志愿者。随后,上高中、大学,冼玉华都有加入学校的志愿者服务队。大学期间,冼玉华品学兼优,每年都能拿到奖学金。周末或者没课的时候,他就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红十字会值班,接听“爱心桥”热线电话;冼玉华还坚持三四年探访和帮扶学校附近村里的一对老夫妇,陪他们聊天,帮他们打扫卫生,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一次次来自红十字会的援助,一颗慈善种子的播种发芽,一届届慈善万人行的举办,是爱的延续,是博爱精神一代代的传承。冼玉华觉得,能参与筹备慈善万人行甚至是能成为一名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尽自己微弱的力量帮助他人,是一件很让人感到幸福的事。
“我不像其他人那样做过什么大事,我只是在平平凡凡地做志愿服务,在平凡中出力。”冼玉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