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围观者到组织者

从围观者到组织者

◎卢家瑞

1992年,杨宁从老家湖南来到了中山,成为沙溪中学的美术老师。机缘巧合下,原本就对文学与民间艺术有着浓厚兴趣的杨宁来到文化底蕴深厚的沙溪,成为沙溪中学美术老师后,他有了更多的机会、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沙溪深厚的文化,感受沙溪文化的魅力,更是从一个初涉当地文化的“入门级选手”成为沙溪文化的创新者、传承者和弘扬者。

“从我1992年来到中山起,就一直听说慈善万人行是中山一年一度的盛事。我一个刚到中山的外地人,实在很好奇。一开始,我都是特地从沙溪坐车到市区,就在孙文西路旁边很兴奋地看热闹,看着别人排着队参加慈善万人行巡游,别提有多羡慕了!”杨宁回忆道。

杨宁对沙溪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真钻研,不断地发掘出更多沙溪文化的独特之处,在工作中表现出色。杨宁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沙溪镇参加慈善万人行的组织者。

在沙溪工作的20年里,让杨宁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沙溪镇村民的积极热情、坚持行善、认真负责。杨宁说:“每年春节前,想参加慈善万人行民间艺术表演方队的队伍早早前来报名,非常积极,一周不到便组织了十几支队伍。后来,报名的队伍实在太多,而万人行的民间艺术表演方队名额有限,我们只好让这些队伍每年轮流上阵。”

为了让慈善万人行更精彩,被选上的表演队伍每年都会精心编排、练习节目。万人行当天,天刚蒙蒙亮,表演队伍便赶到活动现场做好准备。2017年,为庆祝中山慈善万人行举办30周年,除了“龙狮凤鹤”的表演之外,还有一个百人规模的大型舞狮表演,场面非常壮观。

而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中山市是全国唯一以慈善为主题的参展城市,以“博爱·和谐——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自1988年以来持续举办的“慈善万人行”活动为主线,在最佳实践区展示。民间艺术表演作为慈善万人行独具特色的王牌亮点之一,也是展示中山特色文化的名片。

“那年,我们参展表演的道具都是找师傅重新扎的,沙溪参加表演的是沙溪高桩舞狮、沙溪鹤舞《鹤蚌相嬉》,其他镇街的还有长洲醉龙。”杨宁作为此次非遗参演世博会的沙溪队领队之一,带领中山非遗表演团队30多人肩负重任奔赴上海,向全国、全世界展示中山慈善万人行的风采以及中山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宁回忆道:“那时我们只有几千元的伙食费,出发前就准备了好些方便面,但表演人员大多是年轻人,一晚上就吃掉了三分之一的泡面。这可把我和当时沙溪民间艺术表演队伍的领队梁冬晓副镇长急得不行。为了保障表演人员的伙食,我们只好赶紧想办法,四处‘化缘’。”最终,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上海世博会上的非遗表演圆满成功,杨宁心中的石头也终于放下了。

●风雨无阻爱心涌动的巡游队伍与围观市民(中山市红十字会供图)

●杨宁(第2排左1)带领沙溪醒狮队参加上海世博会(梁冬晓供图)

沙溪民间艺术通过慈善万人行扬名海内外,而沙溪民间艺术无疑也为慈善万人行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沙溪镇乡亲的积极参与,体现的是他们对本土民间艺术文化自信的底气;同时为了使慈善万人行的过程更加有趣多彩,乡亲们既出钱又出力,更是体现了他们对孙中山博爱、奉献精神的弘扬与传承。

一年又一年,转眼至2020年,中山慈善万人行走过了33个年头,杨宁也从最初的万人行围观者,变成慈善万人行民间艺术表演队伍沙溪镇方队的负责人和组织者,走进了市慈善万人行的组织者行列,这样的角色转变让杨宁感慨万分。杨宁见证了万人行的发展,更与万人行共成长。

2022年将迎来第35届中山慈善万人行,对于成为市慈善万人行组织者的杨宁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也期待着中山慈善万人行能开启一个更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