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音符——郑胜和他的《颗颗慈善的心》

爱的音符——郑胜和他的《颗颗慈善的心》

◎梁宇昌

“回顾历史,聆听故事,学习榜样,践行公益。”自1988年举办中山万人行活动以来,每一届活动都热闹非凡,盛况空前。活动中的感人事迹、动人画面更是不胜枚举。音乐创作人郑胜是多届慈善万人行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多年来积极参与慈善万人行组织活动,默默奉献,他用音符表达自己对慈善事业和本土文化的热爱。

说到郑胜,或许当今中山人中很多人都不认识他。但是,一听到慈善万人行之歌《颗颗慈善的心》,很多人都能跟着熟悉的旋律,哼上几句:

颗颗慈善的心,献给中山万人行;

无限真诚的爱,汇成爱的河解干困。

我是中山人,继承中山志,

扶危济困乐于助人,

齐齐参加万人行。

……

歌曲催人奋进,带着我们感受中山慈善万人行那种全民团结、为慈善公益事业出钱出力的感人画面。而这首歌的作者正是郑胜。

郑胜是广东茂名人,1969年毕业于广东艺术专科学校(星海音乐学院前身)民乐系,随即响应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号召,到部队接受再教育。带着理想的郑胜在那一年的冬天坐上了开往7002部队农场的军舰。面对新的生活环境,郑胜倍感兴奋,一挥而就的处女作《当兵乐》,抒发了他的雄心壮志和忠心报国的青春激情。

军旅生涯结束后,郑胜转业到新兴县工作。1980年,郑胜调到中山,被分配到县文化馆工作。中山钟灵毓秀,让他的创作激情再次燃烧起来,《我家住在岐江边》《敢为先》等一百多首作品先后问世,专业水平在圈内有口皆碑。创作中,郑胜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收集中山文化素材,把中山文化呈现于民。

1988年2月15日,中山市举办首届“敬老万人行”活动,群众反响热烈,踊跃参与。当晚,孙文路灯火通明,万人空巷。义卖、义捐、义演活动更是吸引着热心公益的市民踊跃捐款。

在拥挤的人潮里,有这么一位年轻的妈妈,她抱着自己的小孩一步一步往前走去,母子二人紧紧地握着掌心里那张皱巴巴的钞票,小心翼翼地把它投进了捐款箱里。这一言传身教、春风化雨的感人画面,郑胜正好目睹了整个过程。

●小朋友们在唱《颗颗慈善的心》(郑胜供图)

1989年中山慈善万人行面向社会征集主题曲时,那位年轻妈妈与孩子一起参与公益、乐捐善款的画面再度在他的脑海里浮现。他的创作灵感来了,轻轻哼唱,一个个音符脱口而出,不到十分钟,他便写下了这首《颗颗慈善的心》。时光荏苒,这首歌已经陪伴中山人民经历了三十多个春秋,每当音乐响起,依然历久弥新,温暖动人。

其实,中山本土音乐家们为中山市慈善万人行所创作的《慈善万人行之歌》,就是一首“共襄善举”的大合唱,就是一支社会大文化的组歌。郑胜回忆起1989年初,本土音乐家们夜不思眠,五天内为万人行活动谱出三十多首主题歌的创作激情,依然是那么的激动。而那一年的《慈善万人行之歌》歌曲创作评选活动中,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山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郑胜所创作的《颗颗慈善的心》和由陈锦昌作词、著名农民作曲家文石耳作曲的《慈善万人行之歌》荣登榜首,更成为被市民们广为传唱的中山慈善万人行之歌。歌声飘过三十多个春秋,余音缭绕,久久回荡……

2006年,郑胜因在历届中山万人行活动中有突出的表现,荣获“中山市红十字会银质奖章”。在中山慈善万人行的答谢台上,副省长雷于蓝为他颁发奖章。

如今,已步入古稀之年的中山市音乐家协会原主席郑胜初心不改,退而不休,仍为振兴本土文化,弘扬广东音乐,奔走呼号,发挥余热,用他那颗慈善的心演奏出一首首动人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