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本书终于与读者见面了。这是高等学校民族预科教育改革发展的结果。广西高校民族预科生来自全区各县市区,来自各兄弟少数民族,他们都是少数民族村寨飞出来的“金凤凰”,是家乡未来建设发展的栋梁。他们带着父老乡亲的嘱咐,满怀求知的欲望,迈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经过大学民族预科的基础性学习和本科的专业学习,他们大多将服务于家乡,效力于八桂大地,投身到火热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要建设家乡,服务家乡,首先要了解家乡,认识家乡。了解家乡自然环境、资源的优势与缺陷,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世代居住于此、情同手足的兄弟民族,先辈走过的革命斗争历程,以及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家乡取得的巨大新发展新变化新成就等。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并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进而树立起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也可以从这种了解认识中看到家乡的优势和劣势、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加发奋学习。同时,了解家乡、认识家乡的过程,也是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探究社会,进而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有限的课堂教学内容,还有课堂之外丰富多彩的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的目标也能更好地实现。我们希望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所在市县乡镇村寨,思考并解决在现有的基础、条件下如何抢抓机遇,创造条件,想方设法,扬长避短,让家乡尽快地得到更好发展的现实问题,学以致用,用而欲学,学而愈用。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广西高校民族预科生中开设“八桂乡情”这门课程。2000年年底,由陆广文同志负责策划并拟定了教材《八桂乡情讲座》的编写大纲,然后交由承担任务的同志按大纲分章撰写出初稿(第一章、第三章、第五章由陆广文同志撰写,第二章、第四章由蒋远鸾同志撰写),供广西高校民族预科生使用。经2002级、2003级学生使用,陆广文同志在对初稿进行全面修改补充的同时,又新撰写第六章、第七章内容,收集整理制作附录中的图片,最后对全书进行通审定稿。2004年是书乃成,名为《八桂乡情知识读本》。

时过境迁,21世纪初,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始在广西首府南宁举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批准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广西地方党委、政府积极谋划,适时推出重大举措,加快了广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因此,为适应教学的需要,2011年年底开始,我们将原书内容进行更新修改补充,新增广西与东南亚各国一章,反映中国东盟合作共赢成果,附录中的图片也进行了适当增删调整,于2013年年初如期出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快,属沿海省区、西部省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广西,得到国家诸如扩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增设升级保税区、赋予三大战略定位、设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区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珠江—西江经济带、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升格国家战略等重要政策的大力支持,乘势而上,主动加快开放开发发展的步伐,积极推动“南向、北联、东融、西合”,扩大招商引资,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各方面有了巨大的新变化。为反映取得的新发展、新成就,吸收学界新成果,让学生认知的广西与新时代同进,我们编撰了这本《新编八桂乡情》。每一章后面设有课后思考复习题;部分知识点配了相应的图片,便于记忆和理解。

本书除供高等学校民族预科生使用外,还可作为各级学校进行广西乡情教育的参考书。对广西乡情缺乏了解而又有解渴之意的社会各界人士,该书亦能献微薄之力。本书在编撰过程中,参考了许多有关的书籍、论文等资料,谨对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同时,对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领导的极大鼓励与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

此书的出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同志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付出了辛勤汗水,谨致以衷心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及经验有限,本书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切望读者不吝赐教。

本书编写组

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