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背景
1.鸦片流毒广西
鸦片早在鸦片战争前已被贩运到广西,一般从东部的广东或南部的合浦流入。那时在桂东各府的城镇就有人私食鸦片。虽然朝廷有令严禁,但因许多官吏从鸦片贩运中得到好处,所以难以禁止且越禁越旺。据调查,19世纪40年代,郁林的长荣圩、贵县的大圩、桂平的江口圩等地已有数量不等的烟馆。鸦片战争后,鸦片更是肆无禁忌地贩入。
鸦片的泛滥,一是毒害了国民,危及了国民的生命;二是引起了银贵钱贱,影响了民生;三是百姓遭受更严重的盘剥,催逼旧税的同时又增新捐,激化社会矛盾。
2.列强进行多种形式的经济侵略
第一,先后强迫开设口岸。1876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烟台条约》,北海等被辟为通商口岸,第二年正式开放,是广西最早开辟的通商口岸。1887年,法国与清政府签订《续订中法商务专条》,指定开辟广西龙州为通商口岸。1897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续议缅甸条约附款专条》,梧州被辟为通商口岸,英国取得了广西内河航行权。1899年,各列强又强迫清政府开辟南宁为通商口岸,1907年正式开放。口岸的开辟,极大地便利了外国侵略者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侵略活动。
第二,在口岸设立利于经济侵略的海关。在北海、龙州、梧州等口岸,各国侵略者设立海关,委任税务司,大幅度降低进出口关税,大肆掠夺广西人民的财富。
第三,倾销洋烟洋货,大肆掠夺土特产品及原料,不仅直接破坏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而且使城乡民族经济遭到严重的摧残。
第四,开设银行,发行外币。法国在龙州开设东方汇理银行,发行纸币(法币)和银圆(法光),香港英国银行发行纸币“港纸”和银圆“港洋”。他们都以比我国货币高得多的票面价值,充斥广西全境。其目的是达到掠夺广西农副土特产品及原料,进而从金融方面控制广西。
3.列强谋求更多的政治权益
第一,在口岸设领事馆,至今在龙州、梧州及北海等还有法英领事馆旧址,是列强侵略广西的罪证;第二,英法把广西划为其势力范围;第三,夺得矿山开采权和铁路修筑权。
4.列强干涉广西地方政务
一是干涉清政府任用官员。1901年4月,清政府任命湖北巡抚于荫霖为广西巡抚,英国却以其对外国人“心有成见”,使清政府改命他人;二是直接镇压民众的反抗;三是破坏政令的实行。
5.列强从事宗教侵略
一是建立教堂;二是发展教徒;三是实施与传教布道无关的政治、经济、文教以及收买人心的“慈善事业”等侵略活动。至1949年解放,法、美在广西建天主教堂共138个,拥有教徒38 000人。英、美在广西建基督教堂共169个,发展教徒7 000多名。
6.清广西地方官吏贪污腐败,弄得民不聊生,百姓只有铤而走险
据记载,广西“官吏恣意征求,以肥私囊”不是少数,而是“通省官吏莫不皆然”。这些官吏鱼肉百姓,使得“民生难安”。光绪末年,两广总督岑春煊承认,“广西乱源,咎在官吏”。黄槐森、王之春当广西巡抚期间,“用人惟凭贿赂”,各种捐税“盈千累万,尽入私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