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经腧穴
关冲——更年期无烦恼
关,通“弯”,此处代表环指;冲,冲动,涌出。穴居环指之端,三焦经之井穴,经气沿经脉上行,故名。
【功效主治】泄热开窍、清利喉舌、活血通络。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
【位 置】在手指,第4 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 寸(指寸)。
【快速取穴】沿环指指甲底部与环指小指侧缘引线的交点处即是。
【特效按摩】点按3~5 分钟,以酸胀为度,可有效缓解更年期综合征,如心烦、头痛等。
液门——头面病症有奇效
液,水液;门,门户。此为本经荥穴,属水,有通调水道之功,犹如水气出入之门户,故名。
【功效主治】清头目、利三焦、通络止痛。主治头痛、目赤、耳聋、咽肿、疟疾。
【位 置】在手背,第 4、5 指间,指蹼缘上方赤白肉际凹陷中。
【快速取穴】在手背部第 4、5 指指缝间掌指关节前可触及一凹陷处即是。
【特效按摩】1.用示指指腹按揉本穴3~5 分钟,以酸胀为度,可利三焦经之经气,对头面部病症如头痛、齿龈炎症有奇效。2.局部点按本穴也可减轻此部位之疼痛。
中渚——缓解腕指关节痛
中,中间;渚,水中小洲。穴在五输流注穴之中间,经气如水循渚而行,就像河中的小洲。
【功效主治】清热通络、开窍益聪。主治头痛、耳鸣、咽喉肿痛、糖尿病、手指屈伸不利。
【位 置】在手背,第4、5 掌骨间,第4 掌指关节近端凹陷中。
【快速取穴】在手背部第4、5 指指缝间掌指关节后可触及一凹陷处即是。
【特效按摩】按揉本穴5 分钟,以酸胀为度,每日1 次,可缓解腕指关节痛。
阳池——驱走手脚冰冷
腕背属阳,浅凹为“池”,穴在腕背陷中,故名。
【功效主治】清热通络、通调三焦、益阴增液。主治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糖尿病、疟疾。
【位 置】在腕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
【快速取穴】沿第4、5 掌骨间向上至腕背侧远端横纹处的凹陷中,横平阳溪、阳谷处即是。
【特效按摩】1.用示指指腹点按本穴3~5 分钟,以酸胀为佳,可有效缓解前臂疼痛。
2.平素坚持按摩本穴,有通络之效,对手脚冰冷人群有很好的效果。
外关——治风湿解腰痛
外,内外的外;关,关隘。穴在前臂外侧要处犹如关隘,故名。
【功效主治】清热解表、通经活络。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胸胁痛、晕车。
【位 置】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 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快速取穴】从掌腕背横纹中点直上3 横指,在前臂两骨之间的凹陷处即是。
【特效按摩】1.用示指指腹点按本穴3~5 分钟,以酸胀为度,可清热解表,治疗感冒等外感病症。2.长期坚持按摩本穴也可缓解腰痛,辅助治疗风湿类疾病。
支沟——排毒大穴
支,指上肢;沟,指前臂伸肌桡侧凹陷处。穴居其中,故名。
【功效主治】清利三焦、通腑降逆。主治便秘、胁肋痛、落枕、耳鸣、耳聋、咽喉肿痛。
【位 置】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 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快速取穴】从掌腕背横纹中点处直上4 横指,在前臂两骨之间的凹陷处即是。
【特效按摩】点按本穴,以酸胀为度,能清利三焦、通腑降逆,对便秘有很好的疗效。
会宗——善治耳鸣
会,会合;宗,集聚。本穴为本经郄穴,是经气会聚之处,故名。
【功效主治】清利三焦、安神定志、疏通经络。主治耳鸣、癫痫、上肢痹痛、视力下降。
【位 置】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 寸,尺骨的桡侧缘。
【快速取穴】从腕背横纹向上4 横指在尺骨的桡侧缘处即是。
【特效按摩】用示指指腹点按本穴3~5 分钟,每日3~5 次,可改善耳鸣。
三阳络——颈部僵硬的特效穴
手部三条阳经在此相联络,故名。
【功效主治】舒筋通络、开窍镇痛。主治耳聋、急性喉炎、牙痛、上肢痹痛、头痛。
【位 置】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 4 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快速取穴】从支沟直上1 横指,在前臂两骨头之间可触及一凹陷处即是。
【特效按摩】1.点按本穴,以酸胀为度,每日1 次,对手臂疼痛疗效佳。2.以拇指向下按压30 秒左右放开,或握空拳轻轻敲打数分钟,可缓解颈部僵硬。
四渎——治疗咽喉肿痛
四,数量词;渎,小沟渠也。穴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冷降为地部经水。
【功效主治】开窍聪耳、清利咽喉。主治耳聋、急性喉炎、牙痛、咽喉肿痛、偏头痛、上肢痹痛、偏头痛。
【位 置】在前臂后区,肘尖下 5 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快速取穴】外关上 5 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即是。
【特效按摩】1.按揉本穴,以酸胀为度,可缓解咽喉肿痛。2.声音嘶哑或失音时,用示指指腹圈状按揉四渎10 分钟,金津、玉液点刺放血(由医师操作)。
天井——预防淋巴结结核
天,天空,喻上为天;井,水井。穴在上肢鹰嘴窝,其陷如井,故名。
【功效主治】行气通络、散结安神。主治耳聋、偏头痛、癫痫、淋巴结结核、肘臂痛、膈肌痉挛。
【位 置】在肘后区,肘尖上1 寸凹陷中。
【快速取穴】屈肘90°时,鹰嘴窝中即是。
【特效按摩】1.按揉本穴,以酸胀为度,每日1 次,可以预防淋巴结结核。2.肘臂疼痛时,以掌根轻揉整个肘关节,重按天井,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度,后小幅度摇肘关节,不可用力过猛。
清泠渊——上肢病症就揉它
清,清静也。泠,冷,寒冷也。渊,深渊也。穴名意指三焦经经气散热冷降后流注于此,似水注入深渊。
【功效主治】温经散寒、清三焦热。主治头痛、目痛、胁痛、肩臂痛、耳鸣。
【位 置】在臂后区,肘尖与肩峰角连线上,肘尖上2 寸。
【快速取穴】伸肘,肘尖上3 横指处即是。
【特效按摩】点按本穴3~5 分钟,以酸胀为度,可缓解上肢痿、痹、瘫、痛。
消泺——疼痛诸症皆寻它
消,溶解、消耗也;泺,湖泊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冷降为地部经水,似水流入于湖泊之中。
【功效主治】活络止痛、清热安神。主治头痛、项强、牙痛、肩臂痛。
【位 置】在臂后区,肘尖与肩峰角连线上,肘尖上5 寸。
【快速取穴】臑会与清泠渊连线的中点处即是。
【特效按摩】点按本穴3~5 分钟,以酸胀为度,可有效缓解肩臂痛、上肢不遂、肩周炎发作时之疼痛。
臑会——专治肩膀痛
臑,指上臂;会,会合。以穴居“臂臑”和“臑俞”两穴之间,故名。
【功效主治】化痰散结、通络止痛。主治甲状腺肿大、颈淋巴结结核、上肢痿痹、肩关节痛。
【位 置】在臂后区,肩峰角下3 寸,三角肌的后下缘。
【快速取穴】三角肌后下缘与肱骨的交点处即是。
【特效按摩】用示指指腹点按本穴3~5 分钟,可通络止痛,尤其对肩周病症效果奇佳。
肩髎——治疗肩痛不举
肩,肩部;髎,孔穴。穴在肩部骨隙中,故名。
【功效主治】祛风湿、通经络。主治肩臂挛痛不遂、上肢麻木。
【位 置】在三角肌区,肩峰角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
【快速取穴】屈臂外展时,肩峰外侧缘前后端呈现两个凹陷,前一较深凹陷处即为肩髃。
【特效按摩】用示指指腹点按本穴3~5 分钟,以酸胀透热为效佳,可辅助治疗肩膀疼痛、肩关节活动不利等。
天髎——治疗颈项强痛
天,上部;髎,骨间凹陷处。穴在肩胛冈上角之凹陷中,故名。
【功效主治】祛风除湿、通经止痛。主治肩臂痛、颈项强痛、偏头痛。
【位 置】在肩胛区,肩胛骨上角骨际凹陷中。
【快速取穴】正坐垂肩,肩井与曲垣连线的中点处即是。
【特效按摩】点按本穴至酸胀透热感为度,可辅助治疗颈椎病、冈上肌肌腱炎,并能缓解肩背部之疼痛。
天牖——缓解颈肩酸痛
天,天部也,阳气也;牖,窗户也。本穴如同三焦经气血上行天部的窗户,故名。
【功效主治】清热明目、通经活络。主治头痛、项强、头晕、目痛、耳聋、颈淋巴结结核。
【位 置】在颈部,横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凹陷中。
【快速取穴】正坐垂肩,肩井与曲垣连线的中点处即是。
【特效按摩】点按天牖、天髎各5 分钟,以酸胀为度,每日1 次,可缓解颈肩酸痛。
翳风——主治头面病症
翳,遮蔽;风,风邪。穴在耳垂后方,为遮蔽风邪之处,故名。
【功效主治】聪耳通窍、散内泄热。主治耳鸣、耳聋、耳道流脓、口眼歪斜、牙关紧闭、牙痛、呃逆、颈淋巴结结核、颊肿、三叉神经痛、晕车、晕船。
【位 置】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
【快速取穴】将耳垂向后按于头侧部,耳垂的边缘处即是。
【特效按摩】用示指指腹点按本穴5 分钟,以酸胀为度,每日2 次,可改善耳鸣、耳聋。
瘈脉——缓解偏头痛
瘈,抽搐;脉,络脉。穴在耳后络脉处,又主小儿惊痫抽搐诸症,故名。
【功效主治】息风解痉、活络通窍。主治耳鸣、耳聋、小儿惊风、头痛。
【位 置】在头部,乳突中央,角孙至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2/3 与下1/3 的交点处。
【快速取穴】正坐或侧伏位,耳后发际与外耳道口平齐处即是。
【特效按摩】偏头痛发作时,可用五指指尖或指甲点按本穴,以酸胀为佳,可有效缓解疼痛。
颅息——善治头痛、耳鸣
颅,头颅;息,安宁。穴在头颅部,可安脑宁神,故名。
【功效主治】通窍聪耳、泄热镇惊。主治小儿惊风、头痛、耳鸣、耳聋。
【位 置】在头部,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1/3 与下2/3 的交点处。
【快速取穴】耳后,乳突的前上缘处即是。
【特效按摩】1.按揉本穴3~5 分钟,可通窍泄热,改善头面部病症,如耳鸣、耳聋、头痛。2.本穴也能镇惊,小儿惊风发作时,点按颅息5分钟,可缓解症状。
角孙——护眼卫士
角,耳上角;孙,孙络。穴在耳上角对应处,布有孙络,故名。
【功效主治】清热消肿、散风止痛。主治目翳、牙痛、急性腮腺炎、偏头痛、项强。
【位 置】在头部,耳尖正对发际处。
【快速取穴】将耳翼向前方折曲,当耳翼尖所指之发际,张口时有一凹陷处即是。
【特效按摩】用示指指腹点按本穴5 分钟至酸胀透热为佳,有护眼之效。
耳门——护耳有高招
穴当耳前,犹如门户,故名。
【功效主治】开窍聪耳、泄热活络。主治耳鸣、耳部疼痛、耳聋、耳道流脓、牙痛、三叉神经痛。
【位 置】在耳区,耳屏上切迹的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快速取穴】微张口,耳屏上切迹前的凹陷中,听宫直上处即是。
【特效按摩】点按本穴5 分钟,以酸胀为度,每日2 次,可以辅助治疗耳鸣、耳聋。
耳和髎——五官病症效果佳
【功效主治】祛风通络、解痉止痛。主治头痛、耳鸣、牙关紧闭、口歪。
【位 置】在头部,鬓发后缘,耳廓根的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
【快速取穴】在头部,鬓发后缘做垂线,耳廓根部作水平线,二者交点处即是。
【特效按摩】1.用示指指腹点按本穴5 分钟,以局部透热为度,可有效改善耳鸣、偏头痛。2.在临床上还可辅助治疗面瘫。
丝竹空——头痛、头晕都点它
丝竹,细竹,形容眉毛;空,孔穴。穴在眉梢之旁的孔穴处,故名。
【功效主治】疏风、明目。主治目赤肿痛、眼睑痉挛、目眩、头痛、癫痫、面神经痉挛。
【位 置】面部,眉梢凹陷中。
【快速取穴】眉梢处可触及一凹陷处即是。
【特效按摩】1.用示指指腹点揉本穴,可缓解头痛、目赤肿痛、牙痛。2.临床上可辅助治疗面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