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人工管理阶段

1.2.1 人工管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前,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初级阶段,因为只有磁带、卡片、纸带等顺序外存储设备,无操作系统,也没有专门管理数据的软件,所以这一时期,程序员编写的程序和要处理的数据写在一起,使得一组数据只对应一个应用程序,如图1-1所示。

人工管理阶段的特点如下:

①数据不保存。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不要求保存数据。每次启动计算机后都要将程序和数据输入主存,计算结束后将结果输出。计算机断电后,计算结果会随之消失。

②数据面向程序。每个程序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组数据,程序和数据相互结合成为一体,互相依赖。各程序之间的数据不能共享,因此数据就会重复存储,冗余度大。

图1-1 人工管理阶段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关系示例

③编写程序时要安排数据的物理存储。程序员除了编写程序,还要安排数据的物理存储。程序和数据混合一体,一旦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就必须重新编程,程序员的工作量大而烦琐,程序难以维护。